奇美醫院 邱仲慶榮譽院長

院長專欄

立足五十‧邁向未來

2018. February

 

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年適逢奇美醫療體系建院五十周年,懷著感恩的心情向過去貢獻良多的董事會,顧問以及所有同仁致上深深的感謝。五十年前灑下的善良種子,現已成為雲嘉南地區最大的醫療體系,有三個院區,總病床數2450床,總樓地板面積21萬平方公尺,正職員工6千人,每日門診量約1萬人次,每年急診服務約22萬人次。許文龍創辦人曾說奇美醫院的成立是有感於當時南部醫療資源不足,希望讓許多原本要到北部就醫的南部病人免於奔波之苦,就近也能受到一流的醫療照護,為此乃接辦逢甲醫院。民國81年更名為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現在醫院的照護品質和病人的數量不只達成了當時創辦醫院「照顧大台南鄉親」的初衷,已成為知名的醫學重鎮。

為了紀念五十周年慶,我們開始了一系列的活動,首先登場的是「2017醫療團隊資源管理與病人安全文化研討會」,共有200多位國內外專家與會。從我們過去推動的「團隊資源管理(TRM)」、「請要詳細說(CICARE)」、「同仁的關懷(GO SAFE)」,到2014年獲得遠見雜誌評選為醫療職類五星獎的殊榮,關懷已經成為我們同仁內化的品格。接續辦理的「2017國際醫療研討會-海外醫療援助服務的發展與契機」,適逢醫療服務社成立十周年,這種以三院區同仁自發性地從事海內外的醫療服務,深獲讚賞,尤其以深耕泰國桂河基督教醫院及泰緬邊境的醫療服務功績卓越,獲得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表揚及感謝。我們幫忙培訓四名薩爾瓦多腫瘤科醫師也獲得薩國衛生部長Menjivar女士親自到台南來道謝。

去年總院開刀房整建完成後,我們設置了複合式手術房,率先引進華人地區新一代的Artis Pheno多軸式血管攝影系統,這台機器就像變形金剛般有著一隻靈活的手,可以如影隨形與手術床同步連動,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旋轉,在手術中引導方向達到精確手術的目標。在心臟手術、血管手術、神經外科手術、胸腔及腹腔腫瘤手術上,可提供更精準及微創化的手術治療。針對早期消化道腫瘤,本院發展的進階治療性內視鏡進行微創內視鏡手術(ESD),獲很好的結果。心臟內科發展的「腫瘤醫療心臟保護計劃」,也在亞洲地區成為領頭羊。急診引進的「經皮心肺輔助法」 (PCPS) ,又稱迷你葉克膜,可在緊急關頭救助心因性休克或大片肺栓塞的病人。核子醫學科引進現今照相速度最快、造影視野最大的PET正子放射斷層儀,可讓影像對比增加,使小病灶更容易偵測。柳營院區引進的肝纖維掃描儀是一種嶄新的非侵入性檢查,可以比超音波更直接地測量肝臟的硬度,柳營泌尿科引進德國沃夫(Wolf)公司新一代的PiezoLith 3000 Plus體外震波碎石機,造福更多尿路結石的病患。總院成立的精準醫療檢測實驗室將增加強力的基因定序檢測平台,次世代基因定序儀,銜接大數據資料庫的分析,因應快速的新藥開發,協助選擇精準的治療方式。

總院在去年順利地通過醫學中心的評鑑。柳營院區和佳里院區也通過健康醫院認證。佳里院區連續幾年衛生局督導考核都獲最優獎。家庭醫學部王建楠醫師榮獲全國醫師公會醫療典範獎、郭嘉琪高階護理師榮獲第六屆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績優奉獻獎,這些都是相當高的榮耀。柳營院區牙醫部蔣維凡部長運用本院人體生物資料庫豐沛的檢體資源結合基礎科學研究,與台北醫學大學、國家衛生院合作解析口腔癌惡化機轉,獲重大成果發表,和長庚大學發展唾液檢測試紙,順利地獲得技術移轉。

去年我們獲很多外部競賽的肯定,加護醫學部的救生圈「運用ABCDE bundle提升加護病房呼吸器病人臨床照護成效」獲中衛、醫策會金獎及SNQ品質標章,呼吸治療科和資訊室「以儀器資料拋轉整合管理平台建構呼吸雲」獲醫策會智慧醫療組金獎,感染管制中心和外科部獲疾管署「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組合式照護措施試辦作業」金獎,耳鼻喉部喉科劉璟鋒主任以「人工電子喉」獲生策會新創獎,急診醫學部的「翻轉急診,從心出發,高齡友善之整合式健康照護」以及柳營院區心血管中心團隊「使用血管內影像系統執行複雜性心導管介入手術」;耳鼻喉科團隊「無喉者聯盟」分別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走過五十個年頭,這幾年大家一起經歷九二一大地震、SARS風暴、三一九槍擊事件、邵曉鈴女士車禍、梅嶺大車禍急救、莫拉克颱風、台南登革熱大流行、0206台南大地震,使大家的心更緊密地結合,醫院更加茁壯。總院歷經整修,破繭而出,美倫美奐與奇美博物館的建築南北呼應,佳里院區的擴建也即將完成,讓我們以堅定的腳步邁向下個五十年,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敬祝大家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