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院 邱仲慶榮譽院長

院長專欄

提升競爭力

2012. December

繼去年永康總院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醫學中心評鑑,今年柳營院區順利地通過區域教學醫院優等的評鑑,佳里院區也以優秀的成績通過地區教學醫院評鑑。在未來的時間,我們要思考如何提升我們體系醫院總體的競爭力。在大聲公上,總院輸送組同仁蘇月娥寫了一篇「愛心餐車的溫暖」,闡述鬥志、動能與憧憬,這也正是提升競爭力所必需的元素。「鬥志」就是戰鬥精神力的總和,透過個人全力以赴之努力將力量展現出來的表現。「動能」就是透過熱情或者參與讓我們有持續往前的動力。「憧憬」就是對未來美好事物的嚮往。

管理學大師麥克波特在他的經典著作「競爭策略」中提到競爭力的五力,即1.現有公司間的競爭2.新加入者的威脅3.供應商的議價力量4.客戶的議價力量,及5.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現在的醫療產業最大的供應者是健保,而由於健保入不敷出和總額管理的關係,醫院之間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我們的競爭不只是地區性,而是要放眼全國性的。這幾年我們添購了很多尖端的設備,提升醫療的水準,但別人也在進步,所以不只是在硬體的提升,在人才的培訓及服務品質上也要更上層樓。在南區最近有安南醫院即將開幕,必然會有些衝擊,大家也要有所因應。

哈佛大學Christensen教授指出公司能力取決於三個因素,即資源、流程及企業的優先順序,在資源方面要把資源轉化為更有價值產品或服務,也就是為組織創造價值。而員工之間的互動、協調、溝通、做決定,凡此總總就是流程,醫院在遴選主管時,要注重流程能力,而不是資源能力,所以有現場指揮協調能力的勝過有高學歷者。主管也必需花時間明確地說出醫院既定的優先順序為何,讓全醫院的人了解。目前總院最缺少的是空間,我們的病人數愈來愈多,業務量也愈來愈多,相對地空間就不夠,所以規劃在大武街第一員工停車場的地方興建第四醫療大樓,預計兩年後可以增加六千多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一次解決門診、手術室、病房…等空間的問題。而為了讓柳營院區的同仁能更安心工作,除了現有宿舍空間增加二個樓層之外,也積極規劃興建主治醫師的有眷宿舍。佳里院區的擴建計畫也在送審當中,預計二年後可增加四千多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

卡內基訓練的黑幼龍先生說「1960年代要想成功靠運氣;1970年代誰最能節省成本,誰就最成功;1980年代,成功要靠品質;1990年代團隊合作是成功的關鍵;2000年代,談成功提到最多的是領導;2010年代開始,影響企業成功的競爭力是快樂、幸福。在今年護理人力短缺的風暴,以及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襲擊下,我們很幸運地並沒有因為人力的短缺而關床。根據網路資料調查,總院的專門技術人力與病床數的比例為1.97,為同儕醫學中心中最高者,比起血汗醫院的1.42或1.62我們的人力是相當充足的。柳營和佳里院區的人床比在同儕醫院中也都各列前茅。雖然我們相對付出了較高的人事成本,但我們也創造了幸福的工作環境。

為了提升競爭力,今年總院的主管共識營分別從顧客面、財務面、流程面,以及創新學習面討論,各組皆提出很好的建言。我們只要把重點放在優先事項上,成本就不再是問題,而是選擇。我們要將我們的成本重心放在培養差異化能力,有效運用成本發展出精實又謹慎的務實作法,也要隨時檢討我們的組織架構,建立一個有彈性又協調的組織。我們更要從四方面來提升我們的執行力。一、鎖定重要事件:將八成的重心放在日常生活當中,兩成撥與發展極頂目標。二、設置領先指標,如感染率的監測為領先死亡率的指標,而門急診人數監測領先財務報表…等,讓這些領先指標可以影響決策。三、設置強力計分板,如TRM手法在單位中放置單純、醒目的目標,做為整個單位努力的方向。四、創造當責的規律,我們核心價值之一的accountability即當責,將當責融入每位同仁的日常節奏中,並緊密而及時地聚會討論,追蹤進度。期望透過每位員工的努力,我們的體系醫院實力能更堅強,競爭力能更往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