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專欄
2022. January
大家好:
因著疫情的關係,今年的望年會我們改在具有人文藝術氣息的奇美博物館舉辦戶外音樂會,讓大家可以和家人享受輕鬆的饗宴。疫情期間大家很辛苦,董事長也特別從醫院的盈餘中提撥給每位員工防疫獎勵金以感謝各位的辛勞。
去年九月,蔡英文總統在貝里斯建國四十周年的慶賀影片上特別感謝奇美醫院幫貝里斯訓練了5位護理師,成為貝里斯防疫的種子。為了達到「零接觸」的就醫,我們和健保署南區業務組合作率先辦理「虛擬健保卡兒科示範門診」,民眾只要下載健保快易通 App,在家長手機上綁定小朋友的虛擬健保卡,產生QR code,使用手機就可幫小朋友掛號、看診、領藥及自助繳費等就醫流程。疫情期間,因為減少病人家屬探病,家屬焦慮之情可想而知,病情解釋變得很重要。品管中心特別推出防疫溝通CICARE方案(關新事當回電),很多單位有很多創新的作法,達到Caring family members(關心家屬辨識)、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Tools(新型智慧溝通)、Critical Event / Timing(事件時機重要)、Accountability(當責聯絡說明)、Response to questions(回應家屬問題)、E-record / EMR(電子病歷紀錄),加強和重要家屬溝通的工作以完善醫療照顧。
去年各院區陸續引進醫療尖端高階儀器,提供民眾高端的影像診斷及治療。總院引進最高切數1,152切的頂規電腦斷層,最高掃描速度可達737 mm/s,不須閉氣,不須鎮定劑,一秒即可掃全身,肺癌篩檢輻射量可低至0.1 mSv(毫西弗),約等於5張胸部X光的輻射量,心臟冠狀動脈篩檢輻射量可低至1mSv以下。總院胸腔外科除了使用複合式手術室( Hybrid OR )之外,也引進最新的自然光ICG內視鏡,對肺部小結節手術將如虎添翼。總院眼科引進3D手術顯微鏡及即時OCT掃描,確保手術成功率造福更多病人。柳營院區引進「高階生物感知磁振造影掃描儀」提供脂肪肝定量分析,無輻射腫瘤診斷及不需施打顯影劑腦中風篩檢,並搭載AI生物感知技術監測呼吸及心跳,降低影像假影。佳里院區也引進「雙能量電腦斷層動態800切CT」,開啟地區醫院設置高階儀器的先鋒。
去年八月總院行政單位搬入新購的奇美京鑽大樓,以便增加醫療空間, 第三醫療大樓得以在今年一月成立乳房醫學中心,提供乳房病變患者一條龍式的服務,新的門診化療室和細胞治療中心也提供病人優質的服務空間。柳營院區高階健康管理中心將為溪北地區民眾提供高級的健康檢查及南科附近勞工健檢的需求。佳里院區的整建也陸續完工,一樓大廳高貴優雅的設計,提供民眾舒適的就醫空間。
為了因應精準醫療的浪潮,統合規劃體系內檢驗量能,以及聚焦臨床需求,總院在去年十月一日成立「精準醫學中心」,由田宇峯醫療副院長出任中心主任,下轄精準核心實驗室以及跨專科組成的臨床精準醫學團隊,目前台灣能將基因體及代謝體等二種複雜的體學科技,同時集中在一個獨立實驗室相當罕見且難得,除了腫瘤基因套組,藥物基因體學,標靶用藥相關基因檢測,也整合微生素及微量元素21項微營養檢測服務。最近更與世界大廠Illumina洽談在台灣及大中國區第一個由Illumina無償授權旗艦機種NovaSeq 6000的定序中心,將更可發展如遺傳罕見疫病的全基因定序,以及液態採檢(Liquid biopsy血液檢體)執行大規模癌症次世代檢測的服務。
柳營院區自九十三年啟用,規劃環境綠美化,推動節能減碳,使用綠建築設計規劃,致力營造友善照護環境,歷經多年的努力,榮獲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三座、銅級獎一座,總院亦獲銀級獎一座、銅級獎一座。鄭天浚副院長榮獲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110年推動職場健康服務傑出服務獎。佳里院區從2018年承作脆弱性骨折PAC(急性後期照護)業務及新增居家照護模式, 2019年建置外院銜接居家服務, 現已是居全國第一的居家急性後期照護醫院。
去年十二月的醫療生技展,我們有多項展出深獲好評,如周偉倪院長領軍的「用於心血管疾病狀況評估之,智能型腦血氧監測頭戴裝置」、護理部的「AI防跌燈裝置」、吳德昌醫師的「頭頸部血管3D列印循環模具」現場教學,很多學員獲益良多。
在疫情當下,大家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經過淬鍊,我們的意志更堅強,一起向上提升台灣及我們體系的醫療服務水準。
敬祝 大家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