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重建之路:針對腦傷個案的神經心理介入

  • By 奇美醫院 曾筠婷|復健部 臨床心理師
「遭遇車禍撞頭的事故之後,他變得固執又容易生氣,很難轉換思考有不同的看法,像是變了個人似的。」
「中風之後,他常常忘記我在不久前跟他說過的事情。」
前述為臨床上腦傷病人的家屬常提及的心智功能轉變。腦傷包含:頭部創傷、腦中風、癲癇或腦腫瘤等後天性傷害,以及先天性發展疾病所造成的大腦功能發展不全。由於腦部各區域主要負責的心智功能不盡相同,當病人腦部的特定區域受損時,就會造成相關的腦心智功能問題,例如:注意力、記憶或思考判斷的認知障礙,亦可能伴隨社會認知、情緒調控或是行為混亂等困難,若能及時接受神經心理復健,將有助於重建大腦以及適應病後的新生活。
在奇美醫院的復健醫療團隊中,經由復健部醫師評估腦傷病人的狀況以及轉介之後,由臨床心理師負責提供神經心理復健,主要包含:神經心理衡鑑及介入兩大部分。在神經心理衡鑑中,臨床心理師藉由會談、行為觀察、認知功能或人格測驗與量表等方式,評估個案在腦傷前後出現的認知功能、情緒、人際互動能力與人格特質等變化,例如:難以專心、思考判斷能力下降、衝動或情緒變化大等問題。根據神經心理衡鑑的結果,可以詳加瞭解腦傷後個案各方面的優劣勢,並能接續擬定個別化的治療計畫。神經心理介入則依據個案的需求,制定目標與選擇適當的介入方式,包含:提供認知功能訓練、提升情緒調適能力或疾病適應,以及生涯規劃與職前評估及諮詢等。此外,腦傷個案的家屬或家庭也經常是介入的對象,藉由協助家屬理解個案的功能轉變、相關疾病知識以及可調整的照護方式,並適時同理家屬的照護壓力與辛苦,亦能幫助穩定個案的社會支持系統。
以本文開頭提及的腦傷個案之問題為例,可以先從個案主觀困擾的問題著手,例如:個案認為自己容易情緒暴走,生氣來得快也去得快。在治療中可以和個案一起分析引發生氣的情境因素,並且協助他覺察憤怒時的生理變化,進而討論適合個案運用的情緒調節策略,像是避免過度的聲光刺激,或是使用一個能自我提醒的手環,提醒自己快要生氣之前要「停下來」。另外,針對家屬提及難以轉換思考的認知彈性障礙,一方面可持續與個案討論,促進他覺察該問題所延伸之生活、學業或工作的困擾,另一方面可以運用具體且能引發學習動機的媒材,例如:桌遊(如圖),逐步讓個案練習轉換注意力焦點或是執行規則,並鼓勵個案將在治療室的練習經驗應用在生活中。舉例來說,在遊戲中會請個案依據擲到的骰子特徵(如:花樣、顏色或數量),找出符合該特徵的卡牌,遊戲過程中會再依照個案的能力逐步調高難度,例如:增加需要尋找的特徵數量。當遊戲練習結束後,再接續與個案討論當前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困擾,例如:當個案不得不和自己排斥的人相處的時候如何應對,或是當主管交代過多工作事項時可以怎麼處理等,從中鼓勵個案連結運用轉換觀點的能力,以面對和處理真實生活的情境問題。
  • 在心理治療中可運用桌遊素材,提升個案的學習動機,並能更具體地經驗和練習運用特定的認知能力
腦傷所帶來的心智功能與行為轉變,往往令病人與家屬在生活中感到挫折、憤怒或是悲傷,然大腦在受傷後依舊不懈地重建神經網路,生命的韌性亦由此萌芽。在大腦重建的路上,臨床心理師不僅是協助提升和維持腦傷病人能力的助人者,更是見證其艱辛卻又能持續成長的旅伴。

創傷性腦損傷醫療新境界

揭開頭部外傷的神秘面紗
基礎研究及照護用品研發幫助改善診斷、
治療和預後

奇美醫院 嚴世島│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急診能幫頭部外傷的病人做什麼?

奇美醫院 陳國泰│急診醫學部 主治醫師

加護病房的門後世界
腦創病人的重症團隊照護

奇美醫院 鄭淑華│4BICU 副護理長
張明娟│4BICU 護理長

飛來橫禍!頭部外傷不只是痛

奇美醫院 王維那│6A腦創傷病房 護理長

腦創傷的中醫療法

奇美醫院 任東輝│中醫部骨傷科 主任

高壓氧
腦損傷的復元輔助神器

奇美醫院 孫宗伯│高壓氧科 主任

最大化傷病後職能表現~
淺談腦創傷之職能治療

奇美醫院 張鈴艷│復健部 總技師

腦傷後的溝通障礙失語症

奇美醫院 陳璟綺│復健部 語言治療組長

大腦重建之路:
針對腦傷個案的神經心理介入

奇美醫院 曾筠婷│復健部 臨床心理師

腦傷後常見的精神症狀以及相關治療策略

奇美醫院 林健禾│精神醫學部 部長

守護著腦創傷後病人的每一次呼吸

奇美醫院 鄭湘頻│呼吸治療科 呼吸治療師
梁懿珊│呼吸治療科 組長

腦傷病人飲食,就、這樣吃!

奇美醫院 賴秋雯│營養科 營養師

腦傷病人的社會福利與資源

奇美醫院 林芳怡│社會服務部 社工師

腦創傷居家照護小叮嚀

奇美醫院 盧怡利│永康奇美居家護理所 小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