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傷病人飲食,就、這樣吃!

  • By 奇美醫院 賴秋雯|營養科 營養師
在照護腦傷病人這段期間,時常遇到家屬經歷這樣突如其然的家人腦傷意外後,面對病人生活及營養照護上不知所措的擔憂,一方面擔心病人的營養不足,體力無法恢復;一方面又擔心病人吞嚥有嗆咳的問題,不敢給予餵食;又或是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食物給病人攝取。營養師可照護病人的營養,同時同理家屬備餐的辛苦,給予協助。
以下提供一些腦傷病人在治療及恢復期間要注意的飲食原則:
一、熱量夠不夠?
腦傷病人雖然平時臥床或坐著的狀態佔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但在恢復期如需頻繁復健,有時可能需要消耗比生病前更多的體力,故需足夠的熱量攝取。建議除正餐之外,另可增加復健前後的額外點心,如:含有蛋白質的優酪乳或是均衡的液態營養補充品。
二、蛋白質夠不夠?
除了足夠的熱量攝取,當然也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讓病人在臥床或復健期間能夠維持肌力,可幫助病人復健時有更好的表現。有研究指出,每天攝取3公克的支鏈胺基酸(BCAA),或在復健前後額外補充,全身的肌肉量會增加,肌肉的表現效果會更好,像是手臂或小腿變得較有力。富含BCAA的乳清蛋白粉或胺基酸粉時,切記注意沖泡的溫度不要過高,如果想喝溫的,大約40-60℃左右,並且立即飲用完畢。
三、咀嚼及吞嚥功能受損?
另有部分病人的咀嚼及吞嚥功能受損,導致吃東西、喝水時容易嗆到,而影響進食的意願。建議病人可至復健科掛號,讓語言治療師評估是否需調整飲食或飲水的質地,改為類似寶寶副食品的果泥狀或是像煮熟食物切成小碎末的切小餐,又或是可使用「食物增稠劑」,讓液體凝聚後,在吞嚥時就比較不會進入氣管造成嗆咳或吸入性肺炎。食物增稠劑可根據需求調整流質食物或水分的稠度,由稀到稠像是花蜜狀、蜂蜜狀以及布丁狀等。
四、便秘的問題?
病人如因行動不便活動度降低、吞嚥障礙減少飲水量,而導致便秘的問題。除了使用食物增稠劑改善吞嚥困難來增加飲水量,另可增加每日的膳食纖維攝取量,例如:吃水果或灌食過濾果汁、選擇含膳食纖維的配方奶、額外補充膳食纖維粉等;也可以補充益生菌來改善腸道環境;另外,建議透過床邊復健或腹部按摩增加腸胃蠕動。多管齊下,更有助於解決便秘的困擾。
五、高血壓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等慢性共病,除了以上建議之外,還須注意鹽分和選擇好的油脂。每日鹽分攝取量應小於5克(約1茶匙),也必需減少烏醋、蕃茄醬等高鈉醬料,建議可加入香料如:蒜頭、九層塔、八角、咖哩粉等一起烹調來增加風味。其他食材方面可選擇動物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如:雞肉、魚肉等;選擇植物性料理用油取代豬油,如:葵花油、橄欖油;如果補充堅果種子類,建議一天最多不超過一免洗湯匙的份量,避免吃得太開心反而攝取過多油脂。
關於腦傷病人的恢復,需要時間以及不同階段的照護調整,建議病人及家屬可以找營養師進行個別化的營養諮詢,針對病人的營養及臨床狀況評估,提供完整的飲食計劃。

創傷性腦損傷醫療新境界

揭開頭部外傷的神秘面紗
基礎研究及照護用品研發幫助改善診斷、
治療和預後

奇美醫院 嚴世島│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急診能幫頭部外傷的病人做什麼?

奇美醫院 陳國泰│急診醫學部 主治醫師

加護病房的門後世界
腦創病人的重症團隊照護

奇美醫院 鄭淑華│4BICU 副護理長
張明娟│4BICU 護理長

飛來橫禍!頭部外傷不只是痛

奇美醫院 王維那│6A腦創傷病房 護理長

腦創傷的中醫療法

奇美醫院 任東輝│中醫部骨傷科 主任

高壓氧
腦損傷的復元輔助神器

奇美醫院 孫宗伯│高壓氧科 主任

最大化傷病後職能表現~
淺談腦創傷之職能治療

奇美醫院 張鈴艷│復健部 總技師

腦傷後的溝通障礙失語症

奇美醫院 陳璟綺│復健部 語言治療組長

大腦重建之路:
針對腦傷個案的神經心理介入

奇美醫院 曾筠婷│復健部 臨床心理師

腦傷後常見的精神症狀以及相關治療策略

奇美醫院 林健禾│精神醫學部 部長

守護著腦創傷後病人的每一次呼吸

奇美醫院 鄭湘頻│呼吸治療科 呼吸治療師
梁懿珊│呼吸治療科 組長

腦傷病人飲食,就、這樣吃!

奇美醫院 賴秋雯│營養科 營養師

腦傷病人的社會福利與資源

奇美醫院 林芳怡│社會服務部 社工師

腦創傷居家照護小叮嚀

奇美醫院 盧怡利│永康奇美居家護理所 小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