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傷病後職能表現~
淺談腦創傷之職能治療

  • By 奇美醫院 張鈴艷|復健部 總技師
小華是剛接獲入學通知的大學新鮮人,即將展開另一個豐富多彩的求學階段。為了慰勞辛勤準備考試的自己,小華與三五好友相約結伴進行機車環島之旅。就在旅程的途中,因天候狀況不佳、機車失控打滑,導致小華頭部受創,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手術……
類似小華的案例,因交通事故導致的腦部創傷,在臨床上相當常見。年輕的生命因突如其來的意外,人生旅途被強迫轉了個彎……職能治療師將如何發揮專業知能,陪伴病友們重新走向未來的旅途呢?
|何謂腦創傷?
創傷性腦傷,又稱頭部外傷,指的是因外力撞擊或運動傷害導致的腦部傷害,可分為封閉型及開放型腦傷。由於直接撞擊、急遽加速或減速的力量在顱骨內使得腦部發生旋轉、位移,進而影響到局部及瀰漫性的腦部傷害。此類病人以15-29歲年輕人最多,老人與小孩居次,男性為女性的2-3倍,致病原因主要以交通事故居首位,其次為跌倒及暴力事件。
腦創傷後,因腦部受傷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可能出現的症狀也有所差異;大致可分為:神經生理障礙、認知功能損傷和神經行為異常。神經生理障礙包含:動作控制困難、感覺功能障礙、吞嚥困難、肢體協調問題,有時還會合併癲癇發作。在認知功能方面,記憶、專注力、計畫與問題解決能力最常受到影響。由於抽象思考、類化能力較差,難以因應不同情境的狀況採取合宜的對策,嚴重時將影響基本日常事務的處理。然而,在神經行為方面,頭部外傷的病人則較常有情緒控制的問題,如:暴躁、情緒不穩、攻擊性行為等。
|職能治療概述
職能治療的目的在預防與減少因疾病所造成的失能。醫療大多著重於疾病與失能的根絕與矯治上,但為使傷者能增進與環境互動、參與活動的機會,職能治療師不僅採用矯治的治療模式,同時會運用以職能參與為目標的治療模式,進行治療計畫的擬定、治療活動的設計。以下簡單說明上述兩種治療模式。
矯治的治療模式
職能治療師透過臨床評估,確認傷者的功能狀況、影響功能表現的因素,同時與傷者及其家人確認訓練目標。運用職能治療合適的治療參考架構訓練基礎的動作技巧,進而使失能的肢體部位回復自主的控制。例如:針對個案在腦部損傷後,一側肢體癱軟乏力、無法在雙側對稱的姿勢下進行日常活動。職能治療師運用神經發展治療(neurodevelopmental treatment)參考架構主要治療原則與手法,引導個案進行翻正反應(righting reaction)、軀幹旋轉(rotation)及中線對稱(midline symmetry)訓練。優先建立基礎的動作技巧後,進而銜接自主控制(voluntary control)技巧之訓練。
以職能參與為目標的治療模式
單純動作技巧訓練,若沒有結合特定情境或功能活動,個案往往覺得難以將訓練的動作技巧類化到日常情境中。另外,在自我效能方面也較難獲得顯著的增強。例如:職能治療師使用套杯訓練癱軟乏力的上臂,以雙手交握拿取、並前伸放置,建立偏癱側上肢動作控制技巧。透過數次的動作訓練,癱軟的上臂抓取疊杯之數量逐漸有進步,但對於個案而言,此進展未能對應到生活功能的恢復。若改採以職能參與為目標的治療模式,職能治療師將運用日常情境的活動達到上述的訓練目的,如請個案以雙手進行擦桌子的活動,透過功能性的活動參與,個案會發現自己仍然能夠勝任傷病前的活動,進而提升自我效能。
|最大化傷病後職能表現
雖然腦部創傷後功能恢復狀況主要取決於創傷的嚴重度,但許多文獻支持持續性、高強度、重複的訓練,即使在傷後十年仍有助於包含:平衡、步行及協調性控制。腦部創傷的個案通常會伴隨程度不等的認知功能障礙;因此,在功能訓練時應考量適度的難度,同時以關聯性學習方式,營造特定的環境、搭配重複的演練,讓個案較容易習得特定的技巧。如:直接於浴室進行沐浴技巧訓練,搭配合適的沐浴輔助工具、適當編排的步驟等,均能讓新的技巧更容易上手。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用這些方式,腦創傷的病友仍然可以重新走向屬於自己的旅程。

創傷性腦損傷醫療新境界

揭開頭部外傷的神秘面紗
基礎研究及照護用品研發幫助改善診斷、
治療和預後

奇美醫院 嚴世島│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急診能幫頭部外傷的病人做什麼?

奇美醫院 陳國泰│急診醫學部 主治醫師

加護病房的門後世界
腦創病人的重症團隊照護

奇美醫院 鄭淑華│4BICU 副護理長
張明娟│4BICU 護理長

飛來橫禍!頭部外傷不只是痛

奇美醫院 王維那│6A腦創傷病房 護理長

腦創傷的中醫療法

奇美醫院 任東輝│中醫部骨傷科 主任

高壓氧
腦損傷的復元輔助神器

奇美醫院 孫宗伯│高壓氧科 主任

最大化傷病後職能表現~
淺談腦創傷之職能治療

奇美醫院 張鈴艷│復健部 總技師

腦傷後的溝通障礙失語症

奇美醫院 陳璟綺│復健部 語言治療組長

大腦重建之路:
針對腦傷個案的神經心理介入

奇美醫院 曾筠婷│復健部 臨床心理師

腦傷後常見的精神症狀以及相關治療策略

奇美醫院 林健禾│精神醫學部 部長

守護著腦創傷後病人的每一次呼吸

奇美醫院 鄭湘頻│呼吸治療科 呼吸治療師
梁懿珊│呼吸治療科 組長

腦傷病人飲食,就、這樣吃!

奇美醫院 賴秋雯│營養科 營養師

腦傷病人的社會福利與資源

奇美醫院 林芳怡│社會服務部 社工師

腦創傷居家照護小叮嚀

奇美醫院 盧怡利│永康奇美居家護理所 小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