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橫禍的創傷性腦出血會因出血部位產生不同後遺症,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包含:食、衣、住、行,要重新學習或復健。以下分述說明照護重點:
一、食
吃的部分有兩個情況:如果病人有放置鼻胃管則照顧者需要學會灌食技巧,且住院期間我們會協同營養師教會照顧者準備流質食物;另外若由口進食則需要漸進食式飲食,採坐姿進食從軟質食物開始,腸胃沒有不舒服就可以正常進食。吃完東西也一定要口腔清潔,可預防細菌在口腔內繁殖,維持進食的良好味覺,減少異味。
二、衣
盡量選擇較寬鬆的衣物,例如:好穿脫的襯衫為佳,若是T恤則要有彈性,質料是棉質透氣最好,病人若因為後遺症有半身偏癱,穿衣服需要從不會動的肢體開始穿,脫衣服從好的肢體開始脫。更換的過程,病人可以坐著穿最好使力,若是躺著穿脫衣服,就利用左右翻身的方式。住院期間護理師可以教導照顧者如何穿脫衣服,或躺在床上更換床單,讓照顧者回到家裡也能協助病人更換被服。
三、住
家裡的環境需要減少障礙物,增加扶手,如果是透天厝就住一樓方便下床活動,更建議將病床放在客廳,人多的地方可以增加與病人的互動,提高對病人的聲色刺激,再者家人齊聚客廳可以協助照顧,減輕專人照顧的負擔。衛浴設備宜將門檻拆除,並加裝扶手及防滑墊。廁所以坐式馬桶較安全。也可以找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到家裡訪視評估,協助居家環境的改良及安排。
四、行
病人活動的部分是照顧者最困難的,活動使得病人侷限在床上,不僅腸胃蠕動變慢,造成排便困難且情緒也受影響,固定時間下床活動是必要的,從床上移動到輪椅,或是使用助行器下床散步等,可以選擇早上和下午各一次,讓病人可以外出曬太陽與人群接觸。住院期間可以經由物理治療師及護理師教導如何下床的技巧,包含:1.從床上到輪椅;2.從輪椅到床上;3.坐到站;4.步行:使用柺杖或助行器的注意事項。
頭部外傷後的身體照顧固然重要,然心理層面也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下降、易怒、憂鬱、焦慮、記憶力下降、失眠等問題,有些會在受傷後立即發作,有些則是數天或數個禮拜後才會發生,影響之後回去工作的狀況和日常生活品質,照顧者若提早發現可以與醫師或臨床心理師討論,改善病人生活適應狀況與情緒問題。
頭部外傷照護的重點在避免產生更多後遺症為優先,住院期間配合醫護團隊儘早開始進行關節被動或主動的訓練、日常生活功能訓練,再者家屬需要給予創傷後病人極大的耐心與鼓勵,讓病人情緒穩定,也可以搭配心理治療,讓病人重新適應生活,儘早讓病人生活自理,減少家庭照護的負擔,早日回歸正常生活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