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頭部外傷的神秘面紗
基礎研究及照護用品 研發幫助改善診斷、治療和預後

  • By 奇美醫院 嚴世島|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門診資訊


  • 3D列印團隊
頭部外傷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醫療問題,在頭部遭受損傷後,頭骨、腦組織和身體其他組織器官都可能受到不等程度的創傷而導致嚴重的身體和神經功能損傷。除了不斷提高與精進我們的臨床治療與照護外,瞭解與研究頭部外傷對腦組織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腦細胞的損傷機制、炎症反應、神經元連接的損壞以及細胞凋亡等也扮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唯有深入探索及了解這些損傷的病生理學機制,才能為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提供穩固的基礎。
身為台南一級創傷與重症中心,奇美醫院肩負著維護台南市民健康的重任。民國98年4月成立腦創傷中心,隔年12月設立中樞神經醫學研究室,就是希望透過實施大量的動物模型實驗、細胞培養實驗、分子生物學技術和影像學研究等,把研究的數據與成果逐漸的應用在臨床上,提高病人的預後和康復。
這些年來,在實驗室面對的挫折不計其數,但透過團隊的努力與鍥而不捨的精神,看到臨床上病人也因這些實驗的成果而讓他們預後變得更好,這些辛苦也甘之如飴。
萬事起頭難,實驗室從無到有的過程,一路披荊斬棘,但因應臨床需求及所面對的困境讓我們更想要把基礎研究做好,因為我們深知好的研究設計和結果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以支持臨床做出明智的決策;而在過程中所面臨的瓶頸與難題有時候反而提供了新的觀察與思維,為未來的研究方向立下了基礎。
嚴重腦部創傷常常會造成身體的一些缺陷或殘障,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我們也一直致力於提供更有效的康復計劃,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功能恢復。民國105年11月成立神經醫學暨 3 D列印研究室,希望藉由科技的進步研發出可以幫助腦傷病人更快速融入日常生活的工具。一開始從較低難度的東西開始做起,結合不同產學的專業知識與病人實際的回饋而持續改良我們的成果,都為近年來設計更複雜更精密的工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復健光電棋盤、客製化多功能拐杖、手持式口水收集器等都是詢問度極高及佳評如潮的研發品。
另外,在教學傳承上,我們也使用3D列印生產特定病人的頭部結構和傷勢情況,以進行手術規劃和培訓,這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解剖結構,評估潛在的手術風險並制定更準確的手術計劃和實際演練。對於嚴重腦創傷,日後也可能需要進行腦部及顱骨的重建手術,應用電腦軟體與3D列印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病人的頭部結構和傷勢情況量身設計出頭骨植入物及顱內支架,以達到更完美的修復和重建。儘管3D列印在腦創傷領域具有諸多潛在的好處,但目前仍處於研究和發展階段,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包括:材料的安全性、耐久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相應的醫療審核和監管要求,以確保病人最大的利益。
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也被視為治療頭部創傷的潛在有效方法。我們也積極探索使用幹細胞或其他細胞來促進腦部修復和康復的可能性,也希望能儘快地把實驗室的正面結果跟臨床結合來改善病人的預後。
腦創傷的恢復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個方面,包括:醫療治療、康復治療、心理支持等。唯有持續的努力,深入了解傷害機制、開發新的治療策略以及強化恢復的過程,我們才能夠提供更好的醫療,提高病人的康復機會。

創傷性腦損傷醫療新境界

揭開頭部外傷的神秘面紗
基礎研究及照護用品研發幫助改善診斷、
治療和預後

奇美醫院 嚴世島│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急診能幫頭部外傷的病人做什麼?

奇美醫院 陳國泰│急診醫學部 主治醫師

加護病房的門後世界
腦創病人的重症團隊照護

奇美醫院 鄭淑華│4BICU 副護理長
張明娟│4BICU 護理長

飛來橫禍!頭部外傷不只是痛

奇美醫院 王維那│6A腦創傷病房 護理長

腦創傷的中醫療法

奇美醫院 任東輝│中醫部骨傷科 主任

高壓氧
腦損傷的復元輔助神器

奇美醫院 孫宗伯│高壓氧科 主任

最大化傷病後職能表現~
淺談腦創傷之職能治療

奇美醫院 張鈴艷│復健部 總技師

腦傷後的溝通障礙失語症

奇美醫院 陳璟綺│復健部 語言治療組長

大腦重建之路:
針對腦傷個案的神經心理介入

奇美醫院 曾筠婷│復健部 臨床心理師

腦傷後常見的精神症狀以及相關治療策略

奇美醫院 林健禾│精神醫學部 部長

守護著腦創傷後病人的每一次呼吸

奇美醫院 鄭湘頻│呼吸治療科 呼吸治療師
梁懿珊│呼吸治療科 組長

腦傷病人飲食,就、這樣吃!

奇美醫院 賴秋雯│營養科 營養師

腦傷病人的社會福利與資源

奇美醫院 林芳怡│社會服務部 社工師

腦創傷居家照護小叮嚀

奇美醫院 盧怡利│永康奇美居家護理所 小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