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資訊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死因統計資料,事故傷害為台灣十大死因之一。近年來交通迅速發展,汽機車數量及騎乘機車人口持續增加,導致車禍事件急遽增加,腦創傷的比例也節節上升。腦創傷病人除因外力造成的腦部傷害外,還可能因持續的神經傷害、腦部腫脹、缺血或感染所造成繼發性的傷害。在西方醫學的治療下,能救回生命,改善預後及提高生活品質。許多腦外傷倖存者存有後遺症,例如:肢體活動障礙和其他神經功能損傷、意識語言障礙等;加上長期住院臥床易引發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 關節攣縮等併發症,仍然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復健治療,付出可觀的社會資源。
傳統中醫對腦很早就有一定的認識,中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腦為「元神之府」,為「髓海」,五臟六腑之氣血皆上注於此,但腦創傷後腦絡損傷破裂、血溢脈外,致氣閉壅塞積而成瘀。若瘀血阻滯清竅而清氣不升、濁氣不降,體內氣血升降失司造成元神受擾、腦髓失養,將導致病人傷後意識不清。所以腦創傷主要病機是竅閉神昏,故治則應以「醒腦開竅」為主。
此外,中醫學認為腦內出血造成瘀血氣滯,阻礙大腦各功能的協調發揮,以致病人運動、語言等功能受阻,故依據中醫觀點治療腦創傷的原則為:活血祛瘀、通經活絡、行氣消腫。
醒腦開竅針刺法是1972年由大陸石學敏教授首先提出的,是治療腦創傷後持續昏迷及後遺症的重要針法。該針刺法中,人中是非常重要的穴位。現代研究認為針刺人中一方面可以興奮腦神經元,直接興奮上行啟動系統,解除腦細胞的抑制狀態,改善腦循環;另一方面可促進腦血循環,增加腦灌注量,改善腦血流,為腦細胞的功能恢復提供能量。刺人中能調整腦府經氣而通經活血,開竅啟閉,健腦醒神,改善腦組織的血氧供給,使腦氧分壓和腦血氧利用率降低,對腦組織有保護作用。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科系曾於2013至2015年進行針灸輔助治療重度腦外傷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現重度腦外傷病人在西醫常規治療下輔以針刺、雷射針灸或偽針灸均有助於意識及肌力的恢復。國外針對外傷性腦損傷病人接受針灸的研究,也發現早期電針治療可促進神經功能及意識恢復 。且有研究發現對某些特定穴位的各種刺激對腦損傷有降腦壓的作用。而針對台灣健保資料庫做的大型統計觀察指出,外傷性腦損傷病人接受針灸治療可減少後續發生中風的風險,以及腦損傷後第一年的急診就醫率和住院率。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腦功能的恢復在前3個月最快,在病人生命徵象穩定後,早期的針刺治療可加速腦側支迴圈的建立,促進病灶周圍組織或健側腦細胞的重組或代償,充分發揮腦的可塑性。同時可啟動腦幹-網狀系統的功能,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使處於抑制狀態的腦細胞重新啟動,促進病人甦醒。
全民健保針對住院中之腦血管疾病及顱腦損傷病人,提供中醫輔助醫療介入的給付,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創傷在奇美醫院行之有年,病人生命徵象穩定後,會診中醫針灸治療,可以緩解腦血管痙攣,改善損傷部位的血流量,使病人神經學功能進步、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品質提昇,並縮短住院天數,降低醫療費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