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

  • By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張鳳麟|精神醫學部 主治醫師

門診資訊


恐慌症是一種較嚴重的焦慮狀況,病人會經歷突如其來的強烈恐懼感,並伴隨顯著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包括:心悸、呼吸困難、喉嚨有異物感、出汗、顫抖、胸痛、手腳冰冷等。這些症狀通常在幾分鐘內就達到高峰,並可能導致病人誤以為自己有嚴重的身體疾病,如:心臟病。
舉例來說,一位35歲的女性因為突然感到心悸、呼吸困難、換氣過度手腳麻木而被送往急診,她感覺自己快要失控、快要死掉。在急診室,醫師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發現血氧很高,排除心臟病或其他內、外科問題,最終診斷她經歷了一次恐慌發作。
成人恐慌症的盛行率約為1.5-3.5%,其中女性病人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恐慌症的成因有先天體質的因素(例如:交感神經系統過於敏感),加上後天環境的壓力以及個人心理的調適多種原因加總所造成。儘管老年族群的恐慌症不如年輕人常見,但仍可能發生,通常與重大的生活變化有關,例如:配偶過世、健康問題或憂鬱焦慮,但也要小心腦部退化造成恐慌症的可能性。
恐慌症對病人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有人甚至嚴重到不敢獨自出門,時時擔心下一次發作,因為恐慌症最大的困難點就是,你沒有辦法預期它會在什麼時候發作,但是發作的當下症狀又非常嚴重,足以讓人崩潰、手足無措。恐慌發作的感覺有時候很難用言語形容,一個貼近的例子是:想像你正穿著救生圈,悠閒地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漂浮,忽然間一個30公尺的巨浪把你打入海中,海水灌滿你的口鼻以致沒有辦法呼吸,感覺像末日瞬間降臨!
治療恐慌症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一般包括:抗憂鬱和抗焦慮藥物,主要是抗鬱劑。有病人會質疑,又沒有憂鬱症,為什麼恐慌症要用抗鬱劑?是因為這些藥過去被歸類為抗鬱劑,但其實用來治療恐慌症效果比傳統抗焦慮劑效果更好。例如:血清素再吸收阻斷劑可以讓病人心情淡定,而三環抗鬱劑可以幫忙減少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這些藥物都可以幫助控制症狀。另外可轉介心理師做心理治療,對於恐慌症的治療與預防也有療效,能找出心理的癥結點加以解決,學習放鬆技巧,如:呼吸訓練、肌肉放鬆或和正念冥想等。病人也必須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減少剌激性物質,例如:菸、酒,因為恐慌症的體質對二氧化碳比較敏感,剌激性物質容易引發心悸、血管收縮等,進而恐慌發作。
為了預防恐慌症的發生,重要的是要了解恐慌症的早期跡象,並尋求及時的專業幫助。此外,教育大眾關於恐慌症的知識也是非常重要,這可以幫助減少對病人的污名化,並鼓勵更多病人尋求幫助。

遠離憂鬱、迎向陽光

我對讀書沒有興趣了 談小朋友心情不好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林健禾|精神醫學部 部長

憂鬱症照顧者的壓力調適
走過黑暗,迎向陽光

柳營奇美醫院 黃曉齡|護理部4樓D區 護理師

老人憂鬱症的非典型症狀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林進嘉|精神醫學部 主治醫師

恐慌症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張鳳麟|精神醫學部 主治醫師

走過幽谷 陪伴憂鬱病人跨越迷霧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李宜峰|
精神醫學部 職能治療師 小組長

重大外傷後的心理重建之路
認識創傷後症候群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郭亭妘|精神醫學部 臨床心理師

失去熱力的小太陽:
談青少年憂鬱沉迷網路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鄭琬霖|精神醫學部 主治醫師

憂鬱症病人的自我照顧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與睡眠管理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林懿弘|護理部 居家護理師

一起找回陽光:
憂鬱症住院病人的照護心法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莊英櫻|急性病房 護理師

甚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如何檢測?如何治療?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黃隆正│
精神醫學部成人精神科 主任

揭開面紗、迎向陽光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謝光煬|精神醫學部 主治醫師

紋身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高霈馨|
精神醫學部高齡精神醫學科 主任

藉酒澆愁愁更愁 談憂鬱與酒精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 張志誠|
精神醫學部成癮防治科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