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阿勇因為胰臟癌末期疼痛難捱入住安寧病房,雖然接受常規止痛藥,偶仍有腹脹痛的情形,今天阿勇出現疼痛不適,適逢阿勇期待的音樂輔療師來訪,徵詢阿勇可否放一首歌曲給你聽,他眨眼示意,於是音樂輔療師放了阿勇喜歡的「淡水河邊」給他聽,並進行了輕柔、緩慢地按摩撫觸,沒多久阿勇即進入睡眠狀態,並出現打呼聲,太太訝異阿勇的反應,音樂按摩撫觸進行了約10分鐘,阿勇終於能好好地睡了一覺,隔壁床有人的對話聲,也完全沒有影響到阿勇的睡眠。
疼痛照護除了完整疼痛評估確認導因,接受合適的止痛藥治療外,疼痛照護還包括:冷熱的應用、按摩、接觸療法、肌肉放鬆、中醫經絡按摩、拉筋、運動、經皮電神經刺激TENs、藝術、音樂、想像療法、催眠、認知行為、支持療法等疼痛輔助療法。感謝醫院社會關懷月活動,安寧團隊特別邀請音樂治療師到安寧病房提供病人與家屬音樂關懷。
音樂輔助療法是使用特定聲波,讓個案聆聽各種療癒音樂,透過聲波的傳遞或藉由音樂的意象、節奏、旋律、音色等元素,引導個體達到放鬆、分散注意力、降低焦慮、增加幸福感,並幫助減輕疼痛感覺;緩解疼痛的音樂,多採以較緩慢、溫和的紓壓型音樂,這些音樂通常有以下特點:
- 緩慢節奏:慢節奏的音樂有助於減慢心跳和呼吸,從而幫助放鬆肌肉,減輕緊張和疼痛。
- 柔和平靜:音樂應該是柔和、平靜和不激動人心的,以幫助降低情緒和身體的緊張度。
- 自然聲音:自然聲音,如:海浪、鳥鳴、雨聲等,通常能夠帶來平靜和安寧感,有助於分散注意力。
- 簡單的旋律:簡單的旋律和音樂結構有助於避免分心,使人更容易專注於音樂的效果。
- 聲樂:某些人發現聆聽柔和的人聲音樂有助於放鬆,特別是當歌詞內容與放鬆和平靜相關時。
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不同,在不同的情境適用的音樂特性亦有差異,在運用音樂做為輔助療法時,應了解病人的生活與文化背景,以及對音樂的喜惡,提供合宜的音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緩解疼痛的音樂類型和曲目:
- 古典音樂:古典音樂中的某些作品,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或莫札特的「小夜曲」,通常被視為放鬆的音樂。
- 自然聲音音樂:經專門設計的自然聲音與音樂合輯,如:海浪、森林、溪流等,可以幫助您感受大自然的寧靜。
- 冥想音樂:冥想音樂通常以緩慢的節奏和簡單的旋律為特點,非常適合幫助身心放鬆。
- 瑜伽音樂:這種音樂通常被運用於瑜伽練習中,可促進冥想和身體伸展的放鬆。
- 氛圍音樂:氛圍音樂創造了一種安寧的氛圍,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從而減輕疼痛。
- 心靈音樂:這種音樂常常包括:冥想和冥想音樂,以幫助提升情緒和身體的平靜。
在進行音樂輔助療法時,亦可搭配按摩或冥想來提升效果;在按摩時,可透過觸覺傳達關懷,按摩亦可改善血液循環、減緩肌肉酸痛、放鬆肌肉與筋膜、減少緊繃感,進而減輕疼痛程度、降低焦慮程度。按摩部位可涵蓋全身、頭、頸、肩、背、手、腿、肌筋膜觸痛點,但須避開腫瘤、手術、放射線治療、感染、會出血等部位。常見按摩技術有撫摸、揉捏、擦摩、按壓及劃圓等,請以有節奏的方式,從遠端到近端,力道溫和,搭配音樂節奏緩慢地進行按摩。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與反應都是獨特的,重要的是找到適合個人的音樂,可搭配按摩、放鬆或冥想療法等輔助治療來緩解疼痛;除了常規服用止痛控制藥物外,建議視需求安排20分鐘寧靜、舒適的環境或坐或躺地閉目聆聽能協助身心放鬆的音樂,將有助於疼痛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