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歡樂、散播愛
忙碌、快速、高壓、零失誤,是社會大眾對加護病房護理師的印象,也是單位護理人員的寫照。本單位隸屬內科加護病房,疾病變化令人措手不及,同仁們兢兢業業,凡舉維持病人舒適、促進病人健康、關懷家屬情緒等業務,視為己任,因此使自己身處高壓緊繃的工作環境卻不自覺,忽視自身抒壓的重要性、遺失對醫療團隊說「愛」的能力,負向的情緒持續積累,即使下班後放鬆筋骨,若有所失的空虛感卻不知從何而來。
八月份,單位參加了護理部舉辦的人文關懷活動,像一場及時雨,讓人員間乾涸的氣氛逐漸有了生氣。中國人含蓄個性,不善表達感謝或是讚美的正向能量,行政組人員集思廣益下,在護理站設置「啾咪箱」,鼓勵人員每日對於醫療團隊的任何一位成員,如:醫師、護理師、藥師、環保人員等,書寫關懷、鼓勵、感恩、開心的心情,投入箱中,每週兩日(週三、週六)於交接班舉辦「關懷天使到你家」,由關懷天使隨機抽出5張小紙條,當場朗讀內容,鼓勵該人員,促進單位向心力、激勵單位人員士氣,並且統計獲得最多鼓勵小紙條之人員,在病房會議期間公開表揚。
活動舉辦初期,在行政組人員的鼓勵下,單位許多人員在工作空檔時,振筆疾書,密密麻麻的寫了好多小紙條,說明平常工作中感受到溫暖、貼心、幽默等點滴情緒,這些窩心的觸動,往往只會放在當事者的心中,然而對方不知道原來自己的小小舉動,可以帶來迴響,甚至撫慰因工作繁重而感到無力的負向情緒,在第一次由關懷天使隨機抽出的小紙條,逗趣的朗讀,同仁們開心的笑著、驚訝著原來自己不經意的舉動,可以讓其他人暖心。活動慢慢的推廣到醫療團隊的成員,醫師、藥師和呼吸治療師和復健師也一起加入活動,漸漸的,工作氛圍起了變化,讚美取代責罵、微笑消弭冷峻,醫療團隊之間互相體諒、討論如何讓病人擁有更好的照護品質、與家屬間的互動多了更多的同理與傾聽,這些轉變遠遠超出活動的期許,增加同仁間的信任感、促進向心力。
活動結束了,同仁們似乎意猶未盡,頻回味當初留下的小紙條,互相討論有趣的內容,頻詢問還要舉辦類似的活動嗎?然而良善的思維,緩緩的滲透到了每個人的心中、產生共鳴,不忘關懷的初衷,對於自身可以付出而感到驕傲,我想,這是活動裡讓我最欣慰的地方了。
活動集錦:


啾咪榜

關懷人氣王出爐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