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芳香療法遇上個案報告

佳里奇美醫院│7A病房 鄧于誠護理師

  首先很感謝這次台灣護理學會的評審老師們讓我通過這次的個案報告!撰寫報告期間的艱辛,相信每個要進階的兄弟姊妹們都體會過那種把醫院當網咖等等的經歷,很辛苦!很辛苦!很辛苦!因為真的很辛苦,所以說三次。當結果出爐時!那種通過的爽快感,真的會讓人大聲尖叫10秒外加狂奔!哈哈!另外最近也順利通過了芳療師的中階認證訓練,讓自己的理想目標越來越近!將來可以回饋給我所認識的每個人。

  還記得在撰寫個案報告時都會有人問我:「為何你要把個案報告加入芳香療法,兩者有關連性嗎?」。我總是回答:「他們很像啊!而且我喜歡。」。引用台灣芳療協會臉書的一個狀態:「엄마손은 약손,아기 배는 똠배」,翻譯後意思是「媽媽的手是藥手,孩子的肚子是凸肚子」,這是韓國的俗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媽媽摸一摸,孩子身上無論有甚麼樣的病痛都會好轉。」。相信身為第一線醫療人員的我們都可以體會這句話。住院的病人或是家屬,心中所要承受得壓力何其大,有時找不到出口傾訴,往往會造成病況越來越差、護病關係變差等狀況,但如果我們發現了這些情緒反應時,除了CI-CARE外,不妨可以運用一點小技巧,比如說簡單肯定的撫碰、關心的話語、精油薰香、適當的按摩等技巧,讓病人、家屬有可宣洩情緒的地方,這樣不是減輕了心中壓力,同時也會感到溫暖同時護病關係也可以持續下去。

  在學芳香療法課程中一邊上課一邊想,如果以家庭來區分醫療人員:【中醫就像爺爺,總是喜歡慢慢調理你的身體;藥師、營養師、檢驗師、放射師就像奶奶,總是喜歡默默地觀察,然後收集各種偏方/藥材來關心你;西醫就像爸爸,總是喜歡快狠準的處理你的問題;護理師就是媽媽,總是喜歡默默承受你的壞脾氣,但還是包容你,想盡辦法的照顧你,以防你受到傷害】。

  護理其實跟芳香療法的出發點都一樣,都是以維護病人、家屬的身心靈為中心,但唯一不變的就在於我們都是像媽媽一樣,當孩子有了不舒服總是想盡辦法的讓孩子可以得到舒緩,就算自己類的也沒關係!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就是很棒得回饋!!故將芳香療法用在病人身上期待可以幫助病人,使其早日康復出院返家的心情來撰寫個案報告。

  總而言之,對大家而言芳香療法也許陌生,但確實是很值得學習的一項輔助療法,在以不傷害個案情況下來調配精油,並藉由各種方式來安撫身心靈,也許在你不經意的情況下會發現不一樣的地方,讓人會心一笑呢。

PS.生平第一次做精油!消脹氣的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