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人性的尊嚴-約束床單
![]() |
一、創作動機
在神經內外科病房工作,常見老年人、失智或下肢無力之病人,針對此類堅持下床活動之病人我們常使用約束帶、乒乓球手套或胸約固定病患於床上,避免病患自行下床活動導致跌倒。病人四肢被約束可能會出現水腫、末梢血循障礙及無法活動,連翻身都是個困擾,加上家屬不捨病人被制約而拒絕約束四肢,但又害怕病人自行爬下床產生危險的矛盾心情。
為了增加病人舒適性及尊嚴,發揮創意製作「約束床單」,利用被單加工綁帶,覆蓋在病人身上及綁帶綁在病床四周,既不會造成病人雙手水腫,末梢血循障礙及制約的情形,病人四肢可自由活動也可在床上翻身,免除家屬不捨的心,且預防病人自行下床活動,減少跌倒事件發生。
二、文獻查證與學理依據
根據陳明怡、余偉華、歐李美智(2014)指出,跌倒是神經科住院病人常見的意外事件,其中又以腦中風、脊髓損傷等疾病所導致意識混亂及肢體無力病人為多,約有30%住院中跌倒的病人伴隨著身體損傷。美國健康照護機構評鑑聯合委員會(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定義約束是指限制個人在環境中的活動自由或接近他們身體自由度的過程。護理人員往往是約束的首要決策者,且大部分認為身體約束是用來維護病人安全及預防意外事件的方法(Quinn, 1996)。通常概分下列兩種:
| (一) | 身體約束(physical restraint)又稱物理性約束,係指使用任何器具或材料,將病人身體固定於一處,以限制病人自由活動或接觸自己身體其他部位(高、謝、葉、曾,2012)。 |
| (二) | 化學性約束(chemical restraint)係指使用藥物使病人鎮靜,進而控制其躁動不安的行為(張、張、王,2006)。 |
三、創新或改良設計流程
| (一) | 原案流程:以往病人躁動時,通常使用約束帶或乒乓球手套約束病人活動,護理人員執行臨床工作時,如給藥、留置靜脈針等活動,皆需耗時拆除及重新綁上,且病人被約束之肢體容易出現血循障礙之問題(圖一)。 |
| (二) |
|
![]() |
| (圖一)使用前:病人約束後無法活動,
手指及點滴 被包覆無法觀察末梢血循及執行護理工作不方便。 |
![]() |
| (圖二)約束床單外觀:被套四個角及中間縫上綁帶。 |
![]() |
| (圖三)使用方法:綁帶在病床的床頭、床尾及床中央。 |
![]() |
| (圖四)使用後:固定床頭的綁帶需穿過病人的腋下, 病人雙手可以放置被套內外皆可,固定後將 床尾抬高, 避免病人坐起,四肢可活動翻身。 |
五、專業適用性及推廣性
「約束床單」使用之成效,就專業適用性、推廣性及滿意度分析如下:
|
項目
|
舊案「約束帶」
|
新案「約束床單」
|
|
1、經濟效應
|
價格:160元/個,制約且影響末梢血循。
|
價格:原本被套改良,方便病人四肢活動,不影響末梢血循,預防病人自行活動跌倒,導致延長住院增加醫療成本。
|
|
2、舒適度
|
活動不方便。
|
四肢活動方便,外觀像蓋被子般。
|
|
3、使用便利性
|
家屬常感不捨但又擔心自行下床跌倒的後果。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工作需多耗時做解除及啟動約束時間。
|
家屬感到滿意,可讓病人活動又可預防跌倒。且護理人員可不用擔心末梢血循受影響,也不用耗費解除約束之時間。
|
|
4、推廣性
|
病人感到無尊嚴、家屬不捨,且易有掙脫後下床而跌倒發生;或者約束時間過久導致末梢血循受阻,如此一來不但延長病程、增加醫療成本,故推廣性不佳。
|
約束床單材料取得便利,製作簡便,不影響末梢血循,護理工作流暢,減少跌倒產生的後遺症,避免增加住院天數、提升護理品質及病人的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
六、結論
「約束床單」使用之成效,就專業適用性、推廣性及滿意度分析如下:利用『約束床單』可以改善病人約束之末梢血循不良等合併症,提高病人的舒適感,達到預防跌倒之成效。實際使用後之檢討與改善,發現對於過度躁動之病人,如四肢活動度佳病人、酒精戒斷症候群、身體壯碩之病人,無法僅使用約束床單就可以達到制約的效果,仍需使用更強烈之約束才能避免意外發生,因此適用對象以失智症及意識狀況(GCS446)肌肉力量 <=4分的病人。
七、參考資料
高潔純、謝沛錡、葉小君、曾月盃(2012)‧內外科單位護理人員執行病人身體約束行為之
究探‧美和學報,32(2),13-28。
陳明怡、余偉華、歐李美智(2014)‧運用模擬訓練減少神經科住院病人跌倒之風險‧台灣醫
學,18(5),556-571。
張玲瑜、張文慧、王鈺婷(2006)‧提升約束病人照護認知‧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52-59。
Choi, E., & Song, M. (2003). Physical restraint use in a Korean ICU.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12(5), 651-659.
Hofso, k., & Coyer, F. M. (2007). Part 1. Chemical and physical restrai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in the ICU:Contributing
factors.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 23(5), 249-255.
Quinn, CA.(1996). The 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nd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Physical restrain.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10(5), 20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