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歐倫理論於一位初次罹患腦中風病人之護理經驗
![]() |
背景:
本文描述一位54歲中年男性初次罹患腦中風導致左側肢體偏癱及吞嚥障礙之護理經驗,個案於住院期間初期GCS:456,四肢動度:右側肢體5分、左側肢體0分,導致日常生活照護及復健運動皆由案妻協助,因嘔吐而鼻胃管留置,予吞嚥訓練有嗆咳,喝水會從左邊嘴角流出,故暫不能移除鼻胃管,導致身體心像紊亂,故而不敢外出與他人互動,予任何護理措施皆為被動。
目的:
幫助個案早日重返家庭及團體社會生活,盼藉由此護理經驗提供護理人員身、心、靈、社會全人照護,進而提升護理品質。
方法:
運用「歐倫自我照顧理論」進行整體性評估,護理期間自2014年7月11日至2014年8月8日,確立個案有:(1)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與左側肢體偏癱有關、(2)自我照顧能力缺失與左側肢體偏癱有關、(3)吞嚥障礙與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有關、(4)身體心像紊亂與左側肢體偏癱及留置鼻胃管造成自信心低落有關之護理問題。在住院期間與個案建立良好護病關係,予個案正向支持,藉由個案、案妻、復健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共同訂定個別性照護計畫:主動及被動運動計畫表、轉位技巧方式、肢體肌耐力計劃表、口腔運動計畫表,並於復健訓練時運用影像錄製,讓個案觀看影像及反覆練習復健運動,透過影音播放口腔肌肉運動,讓個案透過影片同步練習,增強個案學習動機,建立個案自信心及正面接受疾病所造成的問題,並適當提供照護。
結果:
經由鼓勵及支持可積極復健運動及吞嚥訓練,其GCS:456,右側肢體 5分,左上肢體0分左下肢體3~4分,鼻胃管於2014年8月1日移 除後可自行由口進食1份院內餐點且無嗆咳,眼神透露興奮的表情, 並可主動與護理師分享內心感受。
討論、結論與心得:
照護過程中最讓筆者感到困難的是,完整復健計劃因病人住院期限只有一個月而被迫中斷,因此不易掌握個案復健成效,僅能透過電訪關心及追蹤。建議神經內科護理人員可參與復健相關治療課程來提升臨床照護品質,及早發現個案護理問題並即時給予復健護理指導。此外,復健是條漫長之路,個案往往因看不見自己的明顯進步而心灰意冷,常半途而廢,筆者透過不斷給予支持及正向鼓勵個案及家屬,並且藉由錄製個案平日復健影片,讓個案了解復健運動所帶來的進步,並且透過影片持續同步練習,來增強個案學習動機及自信心。
關鍵字:歐倫理論、初次罹患腦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