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喪志,現在我茁壯

奇美醫院│5A病房 丁貞華護理師

  懵懂的年紀,畢業在即,向來都在醫學中心外科體系下實習的我,發現自己喜歡外科的快節奏,也愛和病人家屬互動,享受每天雖然緊湊卻很充實的生活,因此造就了我工作上腳步快的習慣,但這個習慣,卻也讓我在真正踏入職場後,對於「快」的定義產生了疑問。

  如願以償的進入骨科病房,新進人員的三個月,因為環境和資訊系統的不熟悉,很多事情會讓自己想做卻又不敢做,因為剛踏入職場中,還不太懂的角色轉換,有時候身份就像是護生一樣,一直吸收新的事物,卻不懂得去反思,但經過兩、三個禮拜,在臨床教師的教導下,熟悉病房環境、常規,逐漸逼著自己要面對現在的自己,因為我已經真正踏入臨床,要擔任病人的護理師,不能再帶著害怕、緊張的心情上班,於是就這樣展開了新進人員的訓練,學習著每位學姊的做事方式,總是想該怎麼讓自己跟他們一樣動作快。然而,骨子裡那腳步快的習慣又出現了,還記得上小夜的時候,每天只想著要趕快把事情做完,卻忽略事情的輕重緩急,一開始只知道趕快打紀錄,把我所看到病人狀況逐一記錄下來,擔心紀錄都沒有東西呈現,導致小夜五點的針劑延後時間給藥,因為當時的我,不懂得評估的重點,只是一昧地埋頭苦幹,當意識到時間時,已經快錯過了治療時間,然後心情就會很沮喪也很緊張,為什麼明明自己有認真地評估,收集病人的資料,卻抓不到工作的優先順序,一度讓自己陷入迷惘,想問臨床教師,卻怕臨床教師會對自己印象不好,所以又一直慌忙、瞎忙,讓自己很緊繃,給藥出現跡近異常的次數增加,這時內心的壓力更大,因為迷失了工作方向,自以為的腳步快就能增加效率,卻讓自己缺少了做事的細心度,總是我覺得、我以為…,讓習慣帶進了工作,就這樣接到延長試用的通知!

  當時自己知道工作表現不理想,獨自一人來台南,沒有同學可以談心,擔心家人失望,內心無比徬徨與沮喪,每天上班前哭,但還好有很棒的室友和同期的夥伴,她們說可以哭,但要知道為什麼而哭,哭完了就該收起眼淚振作,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讓我哭泣,延長試用不是丟臉的事,而是學習去調整步伐,找到自己工作的步調。於是,我轉變心情,正向看待當下,該慶幸我還有延長試用的機會,讓自己回顧前三個月沒做好的事情,逐一去檢討,慢慢的我去探索自己的問題,在臨床工作上,每個技術都有標準工作流程,當自己在執行時有疑問,就該發出求救或者尋求資源,慢慢地去觀察別人的做事方式,有人動作快,做事情卻很仔細;有人動作快,做事情卻丟三落四;有人動作快,卻不知道為何而忙,忙?盲?茫?總是不斷地思考並檢討自己工作態度,先求穩,再求快,逐漸地找回對護理的信心和熱忱,也清楚做事的時效性和輕重緩急,很快的到了第四個月評核期,跟主管會談後接到成為正式護理人員的訊息,當下心中的喜悅真的無語言喻。

  我曾經很有自信的踏進職場,卻也很喪志的被挫折打敗,但現在我在挫折中茁壯,自己已更強大,為了生活,我們在不安定中求安定,感謝在自己錯誤裡,修正我的人,謝謝這一路陪伴我成長的夥伴和學姊們,我熬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