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中心 曾瓊瑩 護理長、晉生 高金盆 主任、透析室 蕭蕙莉 護理長、門診 王淑真 小組長、7A 鍾惠如 護理長

一、背景
  靜脈穿刺技術為臨床上配合醫療措施常見的作業,爲避免檢體污染及血流感染,穿刺前的皮膚消毒為必要程序,但現行消毒溶液多樣,導致不同部門有不同執行方式,故希望藉由實證進行各方法之比較,以提供臨床作業標準制定的依據。

二、方法
  實證方法進行台灣期刊、CEPS、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Medline、PubMed、Cochrance labrary、Nursing consult、ProQuest、CINAHL等資料庫文獻搜尋,鍵入關鍵字包含venipuncture、skin disinfectant 、colony counting、antiseptics,將文獻類型、語言及年限列為限制條件,共獲得45篇文獻,經文章主題及摘要篩選,取得6篇文獻,其中1篇系統性回顧文獻已涵蓋所取得文獻中之2篇,最終採納4篇進行評讀作為本文建議依據。
實施實證方法的過程如下圖。

臨床情境:許女士,為糖尿病截肢併慢性腎衰竭,鼻胃管留置,目前每週一、三、五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及為居家照護服務個案。因近日有發燒、下腹痛至本院進行檢查及治療,其家屬反應醫院人員在執行靜脈穿刺皮膚消毒的方式似乎並不一樣,於是詢問醫護人員不同的消毒法會不會影響皮膚消毒效果?請問您的回答會是如何?
步驟一:提出PICO(P: 接受靜脈穿刺的病人 I: 皮膚消毒 C: 對照組 O: 菌落,計數)
步驟二:系統性的搜尋文獻,鍵入關鍵字,運用布林邏輯與限制語言、年限、文獻類別、摘要等條件,扣除重覆,總共評讀4篇,PubMed: 3 篇,Cochrane: 1篇。
步驟三:評讀文獻(詳閱表一文獻評讀整理表)
選用文章皆屬於Level I ,2篇提及使用2% alcoholic chlorhexidine進行穿刺前皮膚消毒效果優於其他消毒劑,統計上呈顯著差異(p<0.001);2篇指出不同消毒液或消毒步驟 ,在結果並無明確的差異。
步驟四:整合現有最佳證據並做臨床照護決策(詳閱結果)
小組成員依據臨床經驗、效果、成本分析、使用便利性及文獻評讀結果,決議出臨床照護建議
圖一 實證流程圖

表一 文獻評讀整理表
作者/年代 個案數 研究設計 結果
Gompol, S., Montri, P., & Chusana S.(2008) 2146位 RCT, with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or-blinded V:族群為所有急診及住院病人;比較不同溶液消毒後之細菌培養量,結果測量客觀。
I:取血液檢體前,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2% alcoholic chlorhexidine優於 10% aqueous povidone– iodine(p<.001)。
P:結果適用於我的病人
Joan, W., Sally E.M., & Ruth F.(2009) Nil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V:進行消毒液及消毒步驟的相關文獻搜尋審閱;並無遺漏重要的文獻,選擇文獻的準則適當;選擇的文獻病無法有效回答所問的問題。
I:目前並無合適的研究文獻可作為參考,因此酒精性消毒溶液與其他抗菌性皮膚消毒液使用效果無明確結論,但建議穿刺前的皮膚清潔在預防血品污染上更為重要。
P:結果適用於我的病人。
Small ,H,, Adams, D., Casey, A.L., Crosby, C.T., Lambert, P.A., & Elliott, T. (2008) 236位 Individual RCT V:接受心臟節率器導管移除的病人;消毒程序一致,比較不同溶液消毒後之細菌培養量,結果測量客觀。
I:結果顯示單純使用70% (v/v) isopropyl alcohol的組別,細菌培養出現微生物的件數比率高於加2% (w/v) chlorhexidine gluconate,達顯著差異(p<.001)。
P:結果適用於我的病人。
David, P., Calfee, & Barrt, M., Farr.(2002) 12692 RCT, with crossover, investigator-blinded

V:族群為排除新生兒加護單位的所有急診及住院病人;依地理位置分配消毒液的使用,置放於單位檢體收集盒處,利執行者於抽血前方便使用,研究期間內所有的檢體報告皆列入統計分析;結果的測量客觀。
I:結果顯示使用povidone-iodine、tincture of iodine、isopropyl alcohol或70% ethyl alcohol進行抽血前皮膚消毒 ,檢體培養結果並無統計上顯著差異,但考量時間性與成本建議選用isopropyl alcohol。
P:結果適用於我的病人。


三、結果
  依AHCPR所界定之文獻等級區分,此四篇文章均為第一級證據等級。皆為探討不同消毒液或消毒步驟的效果比較,並以細菌培養結果作為評量依據;文獻整合顯示雖Chlorhexidine gluconate加酒精的消毒效果優於單純使用酒精或酒精加優碘,但穿刺前的皮膚清潔比消毒劑的選擇更有意義,至於消毒步驟與消毒效果間的影響,目前並無明確結論可加以應用。

四、結論
  基於血流感染預防的重要性,對需置放中心靜脈導管之抵抗力低弱病患,消毒前應行皮膚清潔;考量效用、方便性、醫師喜好及病人接受度,建議除維持現有作業標準規範增設Chlorhexidine消毒液(如2% alcoholic chlorhexidine),提供過敏者的另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