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奇美醫院成組CPCR演進史

身處醫療體系之中 ,我們都知道CPCR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著,每經歷一場CPCR就像打了一場仗,對急症單位來說,CPCR根本是家常便飯,小菜一碟。但對病房單位來說,是避之唯恐不及,而咱們的可愛的夥伴們為了不要經歷這可怕又忙碌的經歷,無所不用其極的在急救車上放乖乖、忌吃鳳梨、忌喝某種C飲料等,這一切只為了一整個班能順利到下班回家,可見CPCR對夥伴們來說真是不小的壓力。
若要說一個護理人員能在從業的經歷之中不經歷CPCR,那簡直是天方夜譚。猶記得在下的第一場震撼教育是在學生時期,對於前輩們從容不迫面對急救場面的態度更是深刻心底,敬意在心底油然而生,更堅定未來在護理這條路上想走的方向。
在職場上打滾這麼多年後,我深深知道,要不被CPCR壓力打垮就只有面對一途,如何讓人員不怕?從訓練開始吧! 除了訓練急救技術外,還有人員默契就靠訓練時產生。投入護理後,一直待在急重症單位的我有幸參與了成組CPCR的演變,100年9月奇美體系接下佳里奇美醫院,護理部大力宣導推廣,我正服務於佳里醫院急診室,成組CPCR訓練按部就班地進行,一年二次由護理部的三位護品委員(多由護理長組成)依排定行程到各單位進行稽核,稽核除了技術面以外,另外排有藥物考試,一次抽5種藥物口試,需在時間內完成拿取藥物、讀出藥名與有效期限及作用、注意事項等。
轉換為佳里奇美醫院至今,成組CPCR訓練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模仿時期(100年下半年至101年)
因轉換沒多久,就面臨了下半年度的成組CPCR稽核時程,當時的委員會尚不穩定,馬主任與督導們決議做最小的改變,承襲佳里醫院作法,一樣各單位自行演練,委員會委員(由護理長組成)至各單位進行輔導與抽測,但與原來不同的是考官多了一位,少了藥物的測驗,這改變各單位也頗能適應。
二、自主訓練期(102年至104上半年)
經歷評鑑的洗禮,委員會經過討論,做了些許改變,改由各單位完成稽核計畫並自行進行訓練,委員會提供稽核人力支援,多了各單位自己時間上安排的自主性,所有人都能完成訓練,護理長也能完成人員能力評估與補強。這時期最大的改變是將專科/資深護理師納入為成組CPCR一員,擔任流動或Leader角色。
三、突破期(104年下半年起)
即目前階段,這一年的成組CPCR訓練在俊璋督導的腦海裡起了變化,CPCR的過程絕非只有護理人員,那為什麼我們的成組CPCR訓練只有護理人員?只有專師?這成員中最不可少的就是醫師,但醫師願意跟我們一起嗎?
(1)行動:為達醫師能加入成組CPCR訓練的目標,俊璋督導啟動了一連串的行動,與醫教會合作,進行教育訓練,訓練了一批由專師組成的稽核考官,並辦了二場說明會。
(2)最大的改變:成組CPCR技術標準內容並未修改,我們修改了稽核表,簡化了人員的角色分配,主要工作區分為主護、流動、Air Way與壓胸。以往沒壓胸的角色,壓胸的工作多由流動、主護輪流,有時會有工作重複或補位銜接不上的問題,將壓胸抽離後,加上配對,分工更加清楚,當然CPCR的過程絕非固定不變的流程,但經過訓練後期望護理人員能對各個角色的工作更加清楚,在臨床上遇到的時候能運用自如。
我們延續永康急診醫學部和品質管理中心及教學中心合作,以TOSCE (Team Observed Structured Clinical Encounter)概念結合高級心臟救命術與團隊資源管理的團隊急救復甦訓練,雖然少了高擬真假人(iStan)等高貴教具,但在年底的這一次成組CPCR訓練,真正的將醫師邀請進來參與我們的訓練,截至目前為止已完成7個場次的稽核,每次都有醫師參與,未完成的場次是否能如願有醫師跟我們一起訓練呢?拭目以待吧!
從相片看佳里奇美醫院成組CPCR演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