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照護經驗分享
進入CKD照護團隊擔任慢性腎臟病衛教護理師邁入第2年,期間不斷摸索及思考該如何能將衛教師獨特的角色功能發揮到極致。所幸有機會參與院內專職護理師會議,藉由單位主管的指導及學姐的經驗傳承下學習成長,促使我在提升病人照護品質更有方向與衝勁,平日會利用時間閱讀文獻資料,吸取同業經驗作法,並實際運用在臨床照護上。
在慢性腎臟病病人的照護上最重要的是引導病人學習與疾病共存;慢性腎臟病的照顧可能需終其一生,是辛苦又漫長的過程。我常跟病人分享:「腎臟病衛教並不是一昧地要求及告訴你該做什麼?或只做能什麼?腎臟病是慢性病,無法痊癒,需慢慢適應疾病,調整自己可接受的一個照護模式,學習與腎臟病作好朋友。」。但要達成目標過程並不簡單,首先需與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引起病人的自我照護動機。我為病人衛教前會先了解病人最近身體狀況,有無其他不適而就醫治療,查詢院內其他就醫紀錄,所以當病人進入衛教診間時,我會先關心病人的目前整體問題,如:「最近掛急診是哪裡不舒服嗎?上次衛教後回家調整飲食會不會辛苦?吃東西胃口好不好?」等,使病人能感受護理師對他的關懷。對於病人的鼓勵及讚賞也不可少,當病人身體狀況進步時,我會比他們更開心,回診時也會大力給予讚許並鼓勵他們與其他病人作經驗分享。對於穩定控制的病人,也會持續給予鼓舞,並告訴病人:「我覺得你很棒、很努力喔!幾年下來把腎功能維持得很好,真的很不容易,證明你真的很用心!」。
對於末期腎臟病病人的衛教是最為困難。當病人很努力用心照顧自己,但因隨著不可逆的疾病進展到須面臨透析時,讓病人能接受且平穩地進入透析階段是最困難的,病人的情緒是低落且悲傷的,護理師給予傾聽、支持與營造希望,病人常說:「明知道這一天會到來,但真的要面對,真的很難接受!」、「我這麼用心照顧自己,這麼配合,為什麼還會這樣?」。面對病人的負面情緒時,我常告訴病人:「我可以感受你的難過,但現在的透析品質很進步,出國旅行也都不是問題,只要配合醫護人員指導,許多病人透析10多年,仍可以工作,有不錯的生活品質。」、「醫療不斷在進步中,靠透析治療可延續生命,人活著就有希望,哪天可能找到新的治癒方式,腎臟病病人就不需要接受透析了。」、「看到孩子這麼可愛,家人這麼關心你,好好活著,陪著孩子長大,這樣不是很好嗎?」。
自從擔任衛教護理師後,從病人的照護經驗讓我學會珍惜,珍惜自己與身邊周遭的一切人、事、物,了解有個健康的身體是有多麼幸福與重要。截至目前為止,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滿足感遠比以往的工作更多,期望未來能夠在此領域做更多的學習,並利用所學,提供更好的衛教及照護,並可凝聚團隊人員與病人的向心力,達到初期腎臟病的病人可穩定控制疾病的目標,及末期腎臟病病人可在準備周全的狀態下,舒適的進入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