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國際醫療服務心得分享

奇美醫院│DR 李柏靜護理師

  這一次可以踏上國際醫療團的行程,跟著醫療服務社的腳步,來到泰緬的邊境,外人看來,我們是去給予,但是事實上是,我得到的更多……

  回想起從去年10月份開始,家裡突然發生好多的好多的事情,一下子排山倒海的壓力,讓我好累,好害怕,那段日子,讓我很恐懼,很不開心,甚至改變了我對人生原有的想法,我變得很燥,情緒很不穩,甚至怨天尤人,沒有任何目標,只知道可以過一天就走一天。

  不知道是不是內心的生命在呼救,看到醫療服務社在徵婦兒科護理人員時,我很激動,我想給我自己一個機會,去做一直想做卻又無法放下一切去做的事情,我在內心祈求著老天,如果要讓我去做這件事,就幫助我排除一切的困難吧!

  5/3早上,搭上前往桂河基督教醫院的車子,一路上,隨著窗外的景色變化,從曼谷市區一路慢慢離開塵囂,從水泥建築變成了草屋及木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一種平靜,我的心真的很平靜,那是我無法形容的,我很驚訝,我本來以為我會很牽掛著在台灣一切的事情,這一刻,我的心正在慢慢的放鬆。

  抵達桂河基督教醫院,隨著社長及院長的帶領,參觀了醫院的每個地方,手術室、產房、門診間甚至是院長的書櫃,我很意外,一個什麼樣的人會帶著什麼樣的心情,離鄉背井在嚴苛的醫療環境之下奉獻自己,當下的疑惑,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終於點點滴滴的體會到 。

        圖一、桂河基督教醫院外觀

圖二、桂河基督教醫院裡的醫療設備,最讓人驚艷的是院長的書櫃,涵蓋很多科別

  開始隨著每天滿滿的行程展開,每天都過得充實又滿足,早上的孤兒院,下午的產後護理指導,今天的Mon族到明天的庫倫族,上午在泰國下午就到了緬甸,服務的人群男女老少全部都含括到,神奇的是我們與群眾跨越了語言不同的障礙,就僅僅是人類最原始的身體語言,最簡單的臉部表情,我們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心情,微笑和雙手合十就是這幾天來使用最頻繁的溝通語言,原來醫療就是這麼純粹,純粹的希望你的健康獲得改善,純粹的就是感謝你給我的幫助,沒有階級,沒有種族,沒有膚色,沒有貴賤,沒有繁瑣的制度,沒有猜疑,只有感恩。

  每當我將埋在測量血壓的頭抬起來,看向診療區及發藥區的夥伴們時,大家雖然滿頭大汗,光著腳丫席地而坐,有時模樣狼狽不堪,但是不變的是,大家的臉上都掛著笑容,這一刻,就是這麼的踏實。雖然天氣真的很熱,雖然環境真的很苛刻,但是整個心都裝得滿滿的。

圖三、在嚴苛環境之下努力的大家,臉上都有著一抹發自內心的微笑

  記得在第二天下午的一間幼稚園前庭,我們一行人在當地村民的協助之下,簡單的收拾環境,並快速的規劃出動線開始進行巡迴醫療服務,在服務快接近尾聲時,一個男孩走了進來,如果沒有認真將視線停留在男孩臉上,你不會發現有異狀,他只有一抹傻傻的笑容,看起來很可愛,再次專注看男孩的笑容後,這才發現,男孩天生鬥雞眼,反應也與其他小孩不同,男孩在陳德人醫師的診視過程中,臉上也總還是帶著一抹靦腆的微笑,男孩應該有先天的智能障礙,心臟也有雜音,其實我們當下,也不能為他多做什麼。看著這孩子,讓我偷偷的轉過頭去擦了一下眼角的眼淚,「上帝為了這孩子關了一扇窗,但為他開了另一扇門」我心裡是這樣想的,這樣的孩子好險是生在這樣的環境之中,他可以無憂無慮的成長,但如果他出生在我們的生長環境,勢必一定會很辛苦,生命原來就是如此,我不需要太執著,我應該要更樂觀的去面對每一件發生的事情,因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努力的活在當下最重要,這男孩讓我看到生命的活力。

  圖四、面對自身的缺陷,卻很樂天的男孩

  幾天巡迴醫療服務下來,學習到很多,也感受到很多,我們這一群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醫療人員齊聚在一起,如果不是這樣的機會,我們都只能待在醫院裡,各自努力,沒有交集,因為大家有共同的目標跟想法,讓大家有了合作的機會,在服務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可愛又有趣的現象,想想如果在醫院,一個小孩子來到小兒科,因為傷口膿瘍,如果要看外科還要經過會診的程序,看感染科用藥也要發會診,看牙齒發育也要會診,在這裡只要第一站病人有什麼狀況,大家都會一起共同照護,合作無間,不需要繁瑣的流程,只需要你跟我。很難想像,這是一群在醫院沒有合作過的夥伴,但在這裡,渾然天成的默契,還有無私的心,讓行程中所遇到的種種,都可以在大家互相協助下完成。大家讓我找到了熱情與初衷。

  圖五、大家不分你我,互相合作,讓團隊發揮最大的力量

  每天都有滿滿的感動,心裡頭的拼圖一塊一塊的被拼湊了起來,也改變了許多的想法,心情也放鬆許多,感受著這裡的居民在嚴苛的生存環境之下樂天又認真的生存著,擁著一顆時時感恩的心,正向的去面對生命,看著這一群來自台灣的醫療人員,跨越層層的關卡來到這裡,只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付出自己對生命醫療的熱情,看看出發前的自己,差一點就被生命中的浪潮淹沒,忘記用正向又充滿活力的心去迎接。我想桂河基督教醫院的院長為什麼會想要留在這裡,物質的優渥,生活的不缺乏都遠比不過心靈的豐收,這或許就是他追求的,雖然我沒有跟他求證。但是參與這趟巡迴醫療服務,我收穫很多… 感謝泰緬的居民!感謝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