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定律

奇美醫院│RCC 賴淑芬護理師

  記得看過一部電視劇,劇中的老阿嬤年紀很大了,經過日據戰爭及經濟起飛的時期,再到目前的穩定社會經濟,超過半世紀的歲月直到生命的最後,有一天老阿嬤向著兒子、孫子、曾孫交代一些聽起來是臨終的話,想當然全家人都很不悅,但是其實大家心裡都有底,對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而言,甚麼時候都有可能離開人間,只是大家不願承認也捨不得罷了,就在某天的清晨,當幫傭的歐巴桑來探視老阿嬤時,看見阿嬤脫下鞋光著腳踩在泥土上,反覆踩著泥地並說:「辭土的時候到了」,說了一些話之後就回房睡了,歐巴桑覺得不對勁向這家人說了這些話後,家人趕到阿嬤的房裡發現阿嬤很安詳的走了,縱有天大的不捨也必須放手,因為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生命的定律。

  時代在改變,醫療技術科技也不斷日新月異,疾病得到控制與改善,平均年齡一直延長,有時不禁會疑惑活這麼久是一件幸福的事嗎?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哪裡?臨床上常見到許多無意義延續生命的情況,無意識躺在病床上是一回事,意識清楚卻無法自主的被延續生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品質陷在「活不好,但也死不了的殘酷現實中」,不可否認醫療的確在進步,但在人性倫理道德上是否跟上時代的腳步呢?這是值得深思的事!

  個人深深覺得—生命不一定要活很長,重要的是品質與沒有遺憾。對生命末期的人需要安詳舒適的回歸大地,而活著的人因為愛的緣故,更需要學會尊重與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