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天使的心路歷程
從93年7月加入柳營奇美醫院這個大家庭,數一數日子至今已經超過10個年頭,在這不算短的日子裡,我經歷過人生不同的階段,甚至是結婚生子,頭上的白髮也隨著歲月的增加,開始偷偷冒出。
還記得十幾年前甫自護專畢業,面對自己即將成為社會的新鮮人,內心那種五味雜陳的滋味很難形容,曾聽聞學姊們形容在醫院工作的壓力或挫折,在校實習期間也親眼所見在醫院工作的忙碌,而且覺得自己沒有信心可以在大醫院內生存,基於種種理由我還是選擇退縮,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還真的很膽小,不夠勇敢!因為職場人生的規劃毫無頭緒,最後我選擇在牙科診所工作,至少跟自己所學沒差太遠,我是如此的安慰自己。在高雄牙科診所工作快三年,直到奇美醫院決定在柳營設立分院,父母希望我可以返鄉工作,所以我決定鼓起勇氣去面對這個未知的挑戰!

很幸運的,我被錄取了,雖然憑著衝勁選擇在外科病房工作,但當時是被分配在神經內外科病房,開始了我在大醫院菜鳥的生活。在醫院工作不免俗有學姊妹制度,在學姊的眼中,我就是菜鳥,什麼都不懂的新人,他們需要花時間教導我,並把他們在臨床的經驗傳授給我,讓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適應職場,這樣他們在工作上就可以多一個夥伴分擔他們的工作。每一個人都當過菜鳥,知道菜鳥的日子是如何的辛酸痛苦,唯有咬牙撐過才可以看見美好的未來。回想那段日子,每天都需要學習很多新事物,除了專業知識及技術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早上每當雙腳要踏進醫院那刻就覺得自己渾身不舒服,數著時間熬到下班,回到家躲在被窩偷偷哭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家人的關心也只能故作堅強,不讓他們擔心,其實就算說出來,他們也沒辦法了解,因為就一般人對護理師的刻板印象,不外乎是打針、發藥,所以他們會覺得這有什麼困難的?無法理解其潛在壓力是什麼?
在神經內外科病房工作的我極度不適應,因為每天接刀送刀,動作需要很迅速,覺得自己老是慢半拍,總需要他人協助幫忙,很挫折也很沒成就感,深深打擊到我自己對這份工作的自信心,所以出現離職的念頭,所幸當時單位的護理長給我的鼓勵及支持,讓我決定留下來,還記得她對我說的話:「妳是個很認真的人,學姊們也有看到妳的努力,或許妳只是不適合外科,要不要去內科試試?阿長不是不要妳了,只是覺得妳轉調內科應該會有更好的發展,更適合妳!」。於是我相信阿長看人的眼光,轉任內科,事實證明她比我更了解自己。
在工作中我盡所學去幫助與照護病人,視病猶親,以真誠的問候與關懷去對待,使其能重拾健康;在這過程中我感受到每個生命不同的蛻變,自己也因為這些經歷在不斷的轉變,使我對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從事護理工作這些年,我看到了許多的生老病死,每當病人以真誠的態度,開口跟我道聲"謝謝",就會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的付出與用心有被看見。後來由於自己的工作生涯規劃,我轉任到資深護理師的工作至今已一年多了,我發現原來我能做的不再只是照顧病人,也可以做健康諮詢或協助醫療輔助的工作,提升專業的自主性,使我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大的眼界及期望,在未來漫長的路途中,繼續支撐我從事醫護的意願,並期許自己做個對醫護有貢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