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遇見愛.無限--王金河醫師

奇美醫院│7A 歐宜婷小組長

  跟著時下流行景點探訪,來到了北門,在這裡遇見了不一樣的人事物。「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是由「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捐出歇業多年的診所,並由文建會補助設置為地方文化館,是土角厝建物,亦為台灣首座醫療文物館,目前紀念館內以收藏台灣醫療文物、保存了1957年間蔓延南台灣學甲、北門、嘉義縣布袋、義竹等地烏腳病患者醫療資料等為主,還有許多以防腐劑泡存的烏腳病患者切除之殘肢,見證受難者的苦難歲月。
  入內,有專人導覽影片介紹,記載著當時因為飲用深井水導致烏腳病的鄉民以及王金河醫師奉獻自己畢生所學,醫治鄉民以及帶領痛苦呻吟的患者唱聖詩、禱告,使他們精神有寄託,生活更平靜,這等偉大的情操不禁任我油然而生。王金河醫師與深受烏腳病痛苦鄉民一同生活在這,更把大半生的光陰放在這裡陪伴病患,視病如親地與病魔搏鬥;現場並播放王金河紀念影片,影片中的王金河笑說:「我比較懶惰,所以上帝還留我一口氣……要留在世上繼續做工服事祂。」、「不是賺錢快樂,而是讓病患好起來,能夠去工作養家……再回來醫院道謝,這才是上帝的祝福。」
  目前所有的新聞版面不斷報導黑心商人、黑心食品、黑心工廠…人的心竟然可以為了利益,蒙塵變黑;同樣的返鄉回饋,有人忘了社會責任;反觀,王金河醫師從日本回台行醫,在當時非常風光,以他的專業應該是留在大城市才對;但他卻選擇回到家鄉台南北門鄉開設「金河診所」,因為王醫師非常感謝北門是養育他成長的土地。王醫師真的是活出「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對上帝有信」的門徒榜樣。比起王金河醫師愛人的情操,這些人連過街人人喊打的老鼠都不如。很多人說他很偉大,但王金河醫師卻說:「我沒做什麼偉大的事,只是「愛」,世間最快樂的事就是幫助人!」。我卻認為「愛,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而是我們要出發的地方。」讓我們用愛來建造一個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