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泰國醫療服務行 遊走邊界-因為值得,我們就會存在!

奇美醫院│3BICU 邱靜文小組長

  從事醫療工作十年多,四年前在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醫療服務社團,從一開始的單日醫療服務行,漸漸邁向二~三日的偏遠地區醫療服務,所接觸到的人、事、物,每每總令我更珍惜現有醫療資源,也奠定對醫療服務更多参與的熱誠與期待。此次看到大聲公招募泰國醫療服務時,內心實在是五味雜陳,跨國文化、語言,頓時徬徨、害怕和期待全一股腦的湧上,在學姊和單位主管鼓勵下報名,雖說不一定能順利錄取,但總想躍躍一試,在接獲錄取的當下實在是雀躍不已!
  此次泰國是社團第二年介入醫療服務,有鑑於前年醫療服務的建議與評估,行前社長、副社長、團員也参照其建議,紛紛著手進行各項業務的準備和聯繫,當然對此行亦更具信心。11月4日一行人在醫院前集合,背著行李,提著四大箱醫療服務用品前往泰國行醫療服務囉!(圖一)。在下榻曼谷機場已近是傍晚,13人隨即分二輛車前往目的地-Kanchanaburi。在三到四小時的舟車勞頓,抵達住宿處已是十點多了!

         圖一 行前大合照
  第二天早晨,我們隨即前往醫療服務的第一站-La Sulle Learning Center(圖二),一個位於泰緬邊境的小學。小學生對於我們這群外來客,他們並沒有一絲的畏懼與膽怯,反倒帶點好奇與欣喜,靦腆的笑容,害羞的拱著小手小小聲的說著「三碗豬腳!」,真是可愛極了!全校約100多位學生,從2歲~16歲都有,個個瘦小黝黑,看著他們稚嫩臉和童稚眼神,心裡更是憐惜不已,因為在這偏遠的山區對於他們能上學已很滿足和快樂。在一個下午的初步篩檢:身高、體重、牙齒、身體評估等,團員們也紛紛提出評估到的點,如:學童的營養、口腔清潔、轉介等資源,其家庭背景、學校資源和經濟及資源的匱乏下,發現確實有其持續追蹤和協助的必要性。結束了第一站,緊接著前往Kwai River Chrischian Hospital(圖三)與院長Dr.Scott Murray見面並簡單參訪醫院的環境與設備,隨即開始清點未來幾日看診所需的藥品。


                  圖二 La Sulle Learning Center


            圖三 Kwai River Chrischian Hospital
  這天早上,我們這群人來到了泰緬邊境的村莊-Mo Rather Khan Villiage,狹小的空間在安排好動線後立即各就各位,準備迎接排隊守候的民眾,一個早上服務人數達69人。結束上午醫療服務行程後,隨即驅車回Kwai River Chrischian Hospital,原定是進行婦兒科學術交流與分享,正巧遇到年輕婦女正在產台上以自然產方式產下26週的雙胞胎早產兒,同行的我們隨即進入產房一探究盡,眼前的雙胞胎一紅一紫,一個800克,一個1100克,在這樣設備、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轉診是救活這雙胞胎的一線生機,然而就近的轉診醫院需花費四小時,因此在德人主任和詠琳醫師專業的判斷下立即協助給氧插管,以待後送轉診(圖四)。其實對於加護出身的我來說,插管前後評估和照護並不陌生,但在旁協助新生兒插管可說是第一次,也著著實實的上了一課呢!然而,或許是迫於經濟的考量或身分的無奈,產婦對於預期性雙胞胎早產的存活似乎早有最壞的打算,淡漠的表情和冷靜的情緒訴說著迫於現狀無奈的抉擇,反觀我們的積極搶救可說是極大對比。結束了搶救生命的震撼教育,我們並沒因此鬆懈下來喔!藉由剛剛的救護過程,趁勢進行團體早產兒處置和護理的交流與分享(圖五),這種當下實際體驗加上事後回饋與討論,實在是很寶貴的生命教育,院方也對我們的即時協助和分享給予很大的讚許呢!

               圖四 搶救早產雙胞胎

   圖五 趁勢進行團體早產兒處置和護理的交流與分享
  爾後的數日,我們一樣行走於泰緬邊境的各個村莊與部落,前往Via Khan Dee Village的途中真是險象環生阿!一路上羊腸小徑紅土泥濘,每開過去車子就隨時會深陷泥濘中,伴隨著上坡加速的聲音和隨著泥濘偏移的輪胎,好幾次都快撞上山壁,無法控制的方向盤,面臨打滑的危險,此時生命正遭受威脅啊!終於平安的抵達了這個村莊,隨之在眼前的是一個無桌無椅室內場地,這對於以往醫療服務的記憶來說可說是頭一遭儘管如此,這對我們來說並不困難,勘查一下場地便立即開始規劃。接著等著一個個民眾的前來!中醫區可說是泰國民眾的最愛,幾乎每個前來求診的民眾都沒錯過中醫診區,這或許也是跟當地民眾生活的習慣有關,長期以頭頂物和倚賴腰背扛物的關係,因此肩頸腰背的酸痛民眾比比皆是,所以不論是針灸、拔罐和貼布,其使用度和詢問度可說是夯到破表。


                  圖六 席地看診
  這天來到了-Song GA Kia Church and Village,一樣是極為偏遠的山區,這裡的羊腸小徑也別於數日,車子僅能開到村莊外,需徒步上坡入村莊的教堂(圖七)。神聖的教堂是民眾的精神寄託和凝聚力的來源。到達前,民眾早已在教堂門口等待,為了不讓大家等太久,我們也非常有默契的快速的設好每一區,讓民眾就診。

             圖七 徒步上坡入村莊的教堂/圓滿結束
  此行除了走片各大泰緬邊界的偏遠村莊行醫療服務外,另一個重責大任就是與Kwai River Chrischian Hospital簽訂建教合作合約(圖八),透過合約的簽訂讓雙方有機會更進一步的交流與學習,也能在社團這兩年的評估與介入下有持續追蹤與協助的延續性,未來更希望共同創造永續經營的理念。這幾天下來,我們共計服務人數達340多人,其實服務的人數不在於多寡,未來哪怕只有一人、只有一個村莊,只要能給需要的人,因為你們值得,我們就會存在!

  圖八 與Kwai River Chrischian Hospital簽訂建教合作合約

           去做一件開心且有意義的事,讓心靈重新洗滌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