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培訓之心路歷程

奇美醫院4A 梁玲菱副護理長

  「那ㄟ!那ㄟ!行到主管一條路? 」(台語),從我93年11月到奇美工作開始,我從未想過會來考副護理長,就連100年當時參加主管共識營時,馬副主任問大家,是否有意願繼續晉升,不繼續晉升的站起,當時的我因當時剛生完老二,覺得還是以家庭為重就選擇不晉升。現今的我,因為家庭的原因(想上白班),幸運的通過副護理長考試,但主管之路似乎不是那麼平順,聽我娓娓道來。

  通過考試後,必須參加主管培訓課程,課程是由督導授課、副主任指導,總監會帶領著我們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讓我這顆很久沒有再運轉的大腦,重新又開始活絡起來。不知是不是年紀大了,腦筋似乎轉的也慢了點,反而綜觀其他新上任的主管,其思考邏輯及報告內容,均是非常的優秀。印象很深參與一次課程報告,記得是「人力資源管理成效」課程,當時我是第一組報告,報告內容經主講者及指導者評判:「今天這堂課我白上了,且報告無任何架構可言…」等,其實在台下的我,聽到這樣的指教,當下覺得也講的太直白,但這也是事實,不是嗎?回到單位後,看到主管,就跟她提起上課狀況,說著說著,就哭成淚人兒了,主管也是不厭其煩的鼓勵我:「或許其他新上任的主管在單位早已擔任主管一職,且記得報告時一定要有架構…」等激勵我的話,事後自己也不斷的檢討,或許是主講者覺得我應該可以報的更好,可能當時也沒有準備好資料,才導致窘境出現。

  後續行政管理訓練課程結束後,可將所學運用於行政管理,還記得北京大學來參訪,在最後的檢討會時,北京大學的護理長因在外科單位看到懷孕的護理人員還要協助鋪床及上班,反問我們醫院對於此類護理人員的關懷。總監回應後,想到我是產房人員且又有孩子,就問我的想法,當時心直口快的回答:「我也是做到生!」,但是其實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在家比較會胡思亂想,來上班反而可以分散注意力,若是要生產,也是在醫院,且目前身體狀況也是都能負荷!」。幾天後,主管問我北京大學來有無發生什麼事,神經大條的我,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主管後續跟我提起事件經過,才讓我恍然大悟,發現當主管及當小組長真的是不一樣,很多「眉眉角角」都是要注意的,且說話一定要得體。

  其實當上副護理長這幾個月來,調任至4A病房,雖說產房和4A是同一個單位,但性質完全不同,不同的單位思考也不同,就連副主任來關心我在4A如何查房及指導人員護理問題書寫,我竟然愣住,沒有給予相關的回應。但事後回想,若還是在產房,我一定能侃侃而談產婦狀況。當然後續的日子裡,就知道於班內如何有效的運用護理時數,查房、指導人員如何書寫護理計畫、辦理出、入院及人力運用,每天當然也是帶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等待著副主任的出現及指導。

  雖然我的主管培訓心路歷程,似乎是苦大於樂,但我不後悔選擇這條路,應思考並計畫如何將事情做到最好,並帶領單位同仁有更美好的未來,這就是我應該做的。人生會有很多挑戰的,且部內這麼費心的培育我們,若是不繼續晉升,而佔著小組長的缺,那後續考上的小組長,又該何去何從呢?期許有動機者,也可朝向主管甄試努力,也期許自己可當好主管的左右手、帶領單位同仁依循著護理部之目標朝進,訓練自己於行政上應對進退也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