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B 蔡孟吟護理師
![]() |
在腫瘤科專科病房工作,最難以放下的便是生離死別的不捨與無奈,每當病人面對生死關頭,家屬的心也載浮載沉著的時候,我們就像汪洋中木筏,即使沒有把握,也必須堅定地伸出援手,給予一家人希望。
這是每天在病房中上演的劇情之一,但每個故事都令人刻骨銘心。一位初診斷癌末病人,正因腹內出血面臨與死神拔河的情境,當醫師與家屬討論DNR時,家屬和病人充滿不捨與痛苦,太太哭著說:「希望讓他順其自然就好!」,但此時病人感受到疾病的痛苦與死亡的威脅,卻向醫護人員堅決的表示說:「我要插管!」。這時我們想到的是:「難道是病人想活下去嗎?」當下我心想有可能是今天主治醫師才告知病情,晚上就要和病人及家屬討論填DNR的事情,當然他們一定不能接受,我依稀還記得太太憤怒的表示:「醫師為什麼要跟他講那麼清楚是第幾期?病人會受不了的……」。
我猶疑的思考,病人處於這樣的瀕死階段,我該如何把握時間跟病人談論是否插管的事情呢?如果我沒試著與病人談,病人會不會有所遺憾的離開呢?且安寧照護目標應該是無論在哪個地方都可以做的,即使是腫瘤科病房也是能執行的,這些話不斷的在我腦海中打轉許久……
於是我決定與病人談插管與死亡準備,我試著了解病人的需求後,我找了病人與家屬,告訴他們病人插管過程的痛苦,以及選擇不插管醫療照護的後續處置,並了解病人對善終的期待,最後家屬也順從病人最後的決定-不插管。雖然這樣的決定會讓家屬充滿不捨,但是卻可以讓病人得到善終的方式;接著我也引導家屬與病人說出對彼此的感謝之意,感謝彼此在生命中的陪伴,也讓他們有機會對彼此說出道謝、道別,當病人對著兒子說:「讓我親一下!」,同時擁抱心中最不捨的太太,這樣的情境,連帶也影響了在旁參與這個過程的我,也熱淚盈眶!
在結束這次的溝通過程,我還記得當時醫生質疑的問我:「你是怎麼做到的啊?」,我微笑與充滿驕傲的告訴那位醫師:「我相信唯有當自己貼近病人時,才更有辦法接觸到病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