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心得
首先感謝院方能讓我參加此次2016年5月21至22日於台中市中臺科技大學舉行的「2016第八屆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系國際學術研討(The 8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2016 Global Health Issues & Nursing Manpower)」。此大會的研討主題為全球健康議題及護理人力(Global Health Issues & Nursing Manpower),因此整個議程不外乎繞著這兩大主軸,如:台灣的護理人力流向、高產能的護理人力排班、急性照護護理人力之需求與挑戰、台灣護理人力發展政策、護理人員留任措施-優質職場之建構、以醫院為基礎之社區精神健康營造及知識建構、從質量研究探討賦權在糖尿病個案之應用等。與會人員除了各家醫院與學校教師外,也有來自印尼籍學生、新加坡醫院主管及日籍護理系學校教師,堪稱國際級的學術交流。
![]() |
![]() |
與會中新加坡醫院主管提到當護理人力的供給面小於需求面時,就會面臨「護理人力短缺的問題」,這已是全世界共通的問題。在護理人力短缺的情況下,許多新進人員必須儘早進入工作狀況,直接面對各種病人的照顧壓力及其他非護理工作的職務(如:評鑑、病人安全、交班等作業),故到職三個月內即選擇離職轉換跑道。相對的,臨床資深護理師必須面對不斷訓練新人的困境及承受訓練過程中需保障病人安全壓力,對於已經身心俱疲的護理人員無疑是雪上加霜。故護理人力短缺議題不能單解決護理問題,也須由整體醫療環境加以思考。此外,新加坡醫院主管也不吝嗇的分享其經驗「如何訓練將現有護理人員的職責有效運用」。找出影響護理人員離職意願的原因,不外乎是工作滿意度、薪資、福利及工作壓力。而落實勞基法工時、整合評鑑、督考的作業、減少護理人員不必要及繁瑣的文書作業、促使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以病人為中心的專業為主、提升護理人員薪資待遇與福利、強化護理人員養成教育和在職教育的品質等,這些提議是否能實際有效改善護理工作環境,仍有待醫療體系及護理界共同努力。
![]() |
![]() |
另外,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教授林秋芬提到人力招募有四大階段-選人、育人、用人、留人,及全責護理的缺點:護理專業不易被看見等,讓我頻頻點頭。此外,授課的教師們都傳授了許多有關做研究的技巧,小如idea如何產生大到研究結果如何發表。會中提到重點之一:實習環境是培養未來護理師極為重要的一環,從醫院到社區或長期照護機構都是學習的場域,學生從實務經驗的體驗及角色典範的觀摩,逐步建立其未來從事護理工作的信心。因此,實習場所營造適合學生所提供的教學環境,會影響學生畢業後從事護理工作的看法及抉擇。將護理教育與臨床實務作整合,使我們的下一代新生不會因為畢業進入臨床工作就“夭折”,是我們要去努力的!
對於此次研討會的學習本身有許多的感觸,除了在專業護理的道路上,學習新知是不能中斷外,護理的政策議題也應當關心與思考。會中參觀許多來至各家醫院及學校不論是海報或口頭發表,呈現的研究結果樣式與報告時的台風都有值得我們效法與學習的地方,相信日後我們佳里奇美醫院的護師們在護理部的帶領下,同樣也能有如此精彩的表現,並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