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量

奇美醫院│PSY 吳素齡護理師

  「我以前也是護理師,但鄰居現在說我是瘋子!,我其實很想要再工作」。

  從急重症單位轉換到精神科擔任護理師已多年,林小玉(化名)的照護經驗最令我難忘,因她雖然經過數十寒暑,心中那份對於護理的熱情仍舊無隨時光更迭而削弱,這份堅持的精神令我所為之動容。

  小玉孤兒出身,20歲荳蔻年華之際,跟隨醫療團飄洋過海來到阿拉伯共和國行一系列的義診活動,卻在過程中發生車禍造成小腦永久損傷,進而影響到平衡能力,萬萬沒想到心中原存著一股行善的理念,卻因此種下護理生涯嘎然停止的休止符。

  小玉因行走困難,至此無法勝任護理工作,小玉曾望著我說:「我在當護理師時,工作讓我非常的疲憊,常想躺在病床上休息,但是當我車禍時,第一次當病人躺在床上,身體雖很累,精神卻異常的清醒…」,小玉傾訴過程雖神態沉穩,卻仍掩飾不住瞳孔內的哀傷,我知道,此時安靜的傾聽與陪伴,即是對她最好的治療。

  小玉因病在家休養喪志多年,本想藉由結婚扭轉自身的命運,沒想到只是把自己推入另一火坑,婚後的小玉遠嫁至中國大陸生活,但夫妻因感情失合,被丈夫家暴多年,最終無法忍受身體的痛楚毅然離婚返台,離婚後的她需獨自面對照顧幼女與承擔經濟的重任,身心不堪負荷最終造成躁鬱症病發,因服藥的不便,小玉曾經說過:「我就像站在一條高空架設的平衡桿上,掙扎著是否要規律服藥,一方面擔心病情惡化,一方面又害怕副作用,深怕一不小心就失足墜入萬丈深淵而粉身碎骨」,這句話深深道出精神病人面對藥物治療時內心的掙扎糾結與無奈。

  小玉歷年來因不遵從服藥而住院多次,但這次出院的她和以往不同,多了份對生命的體悟及親情的感觸,住院期間,一名自小關愛小玉的親戚因意外驟逝,讓她內心失落沮喪不已,但也因此讓她的生命有了轉變契機,醫療團隊在陪伴小玉度過哀傷期時,藉由小玉自身的宗教信仰及結合醫療團隊的個別護理計畫與措施,她從中明白上帝沒有因車禍帶走她的生命,其中必有上帝的美意與祝福,小玉在一個陽光普照的下午哭喪著臉說:「我以後要配合吃藥,連同他(指親戚)的生命好好活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小玉出院後約三個月,電訪她的近況,她不止能規律返診服藥,也開始願意走出家中和社區人員互動,並主動幫忙親戚於蔬果市場的業務,我聽著話筒中小玉爽朗的笑聲,心理清楚知道小玉的人生從此截然不同。

   從學校畢業至工作多年,心中難免湧上職業倦怠,對於自己的職業角色意義感到迷惑,然因為小玉的故事,讓我的角色意義有了答案:「不放棄,不自怨自艾,努力前進!讓自己與病人看見美好的自己。」,小玉在出院前說:「謝謝妳護理師,能夠照顧我!」,其實我內心好想對他說:「也謝謝妳,是妳教會我生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