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是媽媽

柳營奇美醫院│DR 吳秋鳳護理師

  自己剛踏入臨床不久,臨床經驗並不多,很多突發狀況還無法像資深學姊們一樣,如此有速度的臨場反應,但我知道我擁有一顆熱誠的護理心,我視產婦如親。故事起源於一場緣分,我和我的個案在產前教育〝待產先修班〞有了第一次的碰面〝她〞是一位預產期即將到來的產婦,因為是第一胎,當然特別的呵護也多了許多的擔心,當她從門診得知有此產前教育課程,她與先生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因為想要知道、認識自己即將面對的新旅程。產前教育當天,我們的對話不多,彼此簡單的自我介紹,可能不會被記得,但很開心我是他們的輔助者,藉由在一旁的協助讓他們可以了解待產過程的照護需求及重點,這就是我們第一次相遇。

  幾天後,產婦來醫院做例行性產檢,開始我們第二次的相知,門診就診前,胎兒監測器的裝置開啟了我們的話題,我們回顧那天的課程內容,產婦及先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期待,但也多了一些不確定和害怕,因為明天就是預產期了,害怕過了預產期,寶寶會越大越難生、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可以自然生產。這時,我拿出了熱情和專業,針對他們的疑問逐一給予解釋及鼓勵,更給予心理支持及肯定,因為這樣的對話,讓我明白單一次的產前教育並無法讓產婦更了解生產這個過程,很多時候都需要一次一次地再給予衛教,短短30分鐘裝置胎兒監測器的過程,我們談了很多,從待產、陪伴、鼓勵、支持聊到了分娩過程,他們覺得收穫良多,帶了一些期待和希望返家繼續等待產兆的啟動、寶寶的來臨。

  過了三天,咚咚咚的換好衣服,打理好自己準備上班了,咦~~突然看到熟悉名字及面孔,原來就是我相思已久的產婦,很榮幸當天我是她的主護,因此開始了我們的護病關係,產婦在家因為宮縮痛,大夜班就到產房待產。在家時,身體分娩機制已經開始,開始有規則宮縮、子宮頸開始擴張、胎頭慢慢地下降,隨著產程的進展,產婦開始有情緒的展現,但先生依然在一旁支持及鼓勵,夫妻雙方的配合度真的是我看過最棒的,因為他們了解並吸收了醫院及護理人員給予的衛教,在待產過程中都依序用上。慢慢的,產痛對於產婦來說越來越無法接受,我們做了許多可以幫助產程進展的活動,但產程產生停滯,因為胎兒OP位,這個產式的產程需要等待的時間較久,胎兒需要在骨盆腔內180度的轉位才可以順利娩出,雖然時間花費的比較長,但很開心的,在彼此的配合下,寶寶平安來到這個世界。媽媽和新生兒產檯肌膚接觸,為他們合照留念,這時我和他們一家有了第一次的全家相遇,也有了第一次的合照,產後,我和產婦回憶這段分娩過程,我們很珍惜這段奇妙的情誼,這,就是我們的相惜。

  產房來來去去的產婦一個接著一個,和其他產婦也有過相遇、相知、相惜,但為何會特別提這個產婦呢? 因為,在一個忙碌的下午,忙於給予其他產婦衛教,突然學姊走了進來,說著:「這裡我先來吧!外面有人在等妳。」,我心想從高雄來的我,人生地不熟的誰會來找我啊!帶著忐忑的心走到了護理站,當我看到那個媽媽時,心裡百般糾纏及複雜,很開心也很欣慰,因為我們都以為我們只是彼此的過客,我們的相遇只是為了讓人生這張樂譜添些精彩及起伏,從沒有想過會有產婦回來找我,當天寶寶因為要返院做例行性檢查,所以做完檢查產婦就繞道了產房找我,我看到了我所照護的一家人在和我聊著天,這多麼的不敢想像,因為我們相處的時數真的不多,我們不但敘舊,更協助處理媽媽哺乳的相關問題,還一起拍了合照~~媽媽說,她很開心可以到柳營奇美生產,他們因為娘家在台南,坐月子在娘家,所以才回來台南分娩,很慶幸到這裡,如果在北部分娩,她們相信無法有高滿意度的分娩過程。我聽了也很開心,因為這代表著柳營產房被肯定,媽媽更和我約了下一次相聚,我們也因此成了朋友,相續友誼!

  雖然我們都只是彼此人生中的過客,或許有些產婦會很在乎,或許有些產婦來過就忘了,但我很榮幸可以經歷這段相遇、相知、相惜、相續的情誼,而這也讓我的自信心增加,因為我的關懷、專業、熱情,其實是被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