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團隊合作運用雲端系統簡化母乳專修班流程

奇美醫院│SBN 梁玲菱副護理長、張舒婷護理師、洪聖芬護理師、陳惠如護理師

一、 研究目的:

  母乳是最天然的食物,可提供寶寶成長過程中所有需要的營養素,有文獻(胡、曾,2015)提到善用支持系統,如團體教育、母嬰親善醫院政策…等,這些策略可依產前、產後初期及產後返家不同時期給予不同之措施可增加產後初期的哺乳率,並延長哺乳時間。有鑑於此,故本院2005年開始由嬰兒室負責於「產前」提供「母乳專修班」,針對懷孕32週以上的準父母甚至包含全家人(公婆或姐妹均能參加)舉辦小班制母乳課程,限制10對,控管其指導品質,讓參與的學員可實際練習並回覆示教;課程目的為提昇孕婦及家人對哺餵母乳的知能與技巧,建立信心及家庭良好互動關係,建立支持系統,使準媽媽能成功且順利哺餵母乳至產後六個月,培育優質的健康寶寶。

二、文獻查證:

(一)產前護理指導對母乳哺餵成效:

  母乳是最天然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也提到哺餵母乳對母親及嬰兒室最好的,然而母親在產後想哺餵何種奶品,於產前就已經有在思考,所以產前母乳哺餵指導可加強孕產婦哺餵母乳的知識與技巧,可免除孕婦對哺餵母乳產生疑慮,繼而增強哺餵母乳的信心及增加哺餵母乳率(李、尹、黃、楊、姚,2010;簡、蘇、徐、張、蘇,2009)。

(二)跨團隊照護:

  係由不同的專業領域人員組成,其成員擁有各自的專業能力,透過協調、溝通、合作及整合,使病人得到最佳的醫療照護(王,2010;林、陳、蔣,2013),於本院的母嬰親善團隊所召開的會議裡,進行討論運用雲端系統簡化母乳專修班的報名簡化,進而減少報名及統籌的時間。

三、研究材料與方法:

  2015年前母乳專修班均是使用電話報名,常會中斷臨床業務…等問題,故進行問卷、訪談、單位電話量統計調查,並於「母嬰親善會議」(團隊成員有:婦兒科醫師、護理長、產前衛教師、社工、營養師…等)提出報名執行上困難,故經由商討後,擬定對策:建構Google雲端表單,再跨部門與資訊室及視聽中心合作,將其表單網址建置QR-CODE於母乳專修班海報並連結院內報名網站。 調查後結果如下:

(一)耗時:每月母乳專修班報名可能需接及回撥電話至少約200通,時間約花費450分鐘。

(二)報名錯誤率高:需人工手騰寫報名資料,常有寫錯孕婦或陪伴者姓名案件,以2014年報名共216位,錯誤案件共65位(29.82%),常有產婦或家屬抱怨名字寫錯。

(三)異常發生率高:經分析單位給藥異常,共計37件,導因為因接電話中斷或干擾治療。

四、研究結果:

於2015年1月改由線上報名後,統整結果如下:

(一)節省工時:每月接到約10通相關母乳專修班諮詢電話,目標達成率126%,花費時間為60分鐘,目標達成率130%,節省相當多的工時,且負責人不需再回撥告知報名結果,直接由線上報名確認。

(二)提高報名正確率:負責人可直接至雲端表單下載每月報名表,未再出現寫錯姓名問題,且可直接由表單帶出相關表單資料,以利後續資料收集,目標達成率100%。

(三)降低異常發生率:因接到母專諮詢電話明顯減少,導致給藥異常案例明顯下降,發生件數為0件,目標達成率100%。

(四)附加效益:以2013年為例,本院六個月純母乳哺餵率37.78% ,明顯高過其他醫院。

 

五、研究結論:

  本專案藉由團隊力量進行問題商討後,擬定母乳專修班雲端系統建構策略,讓孕婦可直接線上報名,著實節省花費於在非護理工作上的護理時數,並減少因中斷治療導致的異常發生、提升病人安全與降低醫院電話管理成本,其成效效益良好,本院計畫後續建置於家人陪產班、孕婦體適能、親子教室…等需手工報名的課程,預計每月節省工時約1050分鐘,以利節省人工報名耗時流程。

 

 

關鍵字:跨部門合作、雲端系統、母乳專修班

六、參考文獻

王憲華(2010)‧跨領域團隊照護之教育訓練‧醫療品質雜誌,4(4),83-85。
李麗珠、尹長生、黃貴珍、楊佩穎、姚麗娟(2010)‧提升產前母乳哺餵護理指導執行率‧
  產雜誌
,(52),61-71。doi:10.6518/TJOM.2010.52.8
林佳慧、陳玉如、蔣立琦(2013)‧應用跨專業領域團隊之實證醫療促進病人安全及照護品
  質‧榮總護理,30(2),121-129。
胡蓮珍、曾雅玲(2015)‧支持策略對哺餵母乳之成效-系統性文獻回顧‧澄清醫護管理雜
  誌,11
(1),56-63。
簡素真、蘇鈺婷、徐雅雪、張淑真、蘇麗智(2009)‧護理指導對提升初孕婦哺餵母乳知識
  成效之探討‧醫護科技雜誌,11(2),1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