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6BICU給藥跡近異常通報之執行力
病人用藥安全是身為醫療環境中各醫療團隊人員之使命也是信仰,以關懷、專業、效率為宗旨之奇美醫療團隊,更是重視病人用藥安全。2002年國內相繼爆發護理人員給錯藥、打錯針之護理疏失,病人用藥安全受到政府、學術、醫療機關之重視。2003年衛生福利部委託醫策會成立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Taiwan Patient safety Reporting system, TPR),藉由全國各家醫療機構醫療疏失通報,以提供各產、官、學者,共同學習及釐定改善策略,以提升國人住院安全,營造安全的就醫環境。
給藥過程是一相當複雜查的過程,從醫師開立醫囑、藥師配劑藥物至最後護理人員執行病人給藥,這層層關卡都有可能發生疏失。根據2012年TPR統計國內給藥異常疏失高達18759件,而給藥跡近異常通報共12542件,在給藥跡近通報件數中以人為因素佔11611件,其中以醫囑開立錯誤佔47.6%,護理人員給藥階段佔27.4%。護理人員是病人給藥複雜過程內最後一個把關者亦是守護者,若能在給藥過程中更加謹慎,將有助於將病人用藥安全推向至最高品質。而相關國內外研究中也建議:提升給藥跡近異常通報率將有助於降低給藥異常發生率。而身為重症加護病房病人之護理人員,重症病人用藥安全更是深植6BICU人員心靈,期望藉由給藥跡近異常通報,降低給藥異常發生率,進而提升單位所有護理人員對病人用藥安全之重視(朱、陳、林,2008;張,2007;伍、林、周,2005;Brown,2001)。
6BICU 之夢想:創造6BICU護理人員優質給藥環境,更期待以給藥零異常為年度目標,成為優質護理人員及優質之重症加護單位。以給藥零異常為終身信仰,榮獲奇美醫療重症加護病房之標竿學習單位。
6BICU 之熱情:一群來自不同生長環境、不同學校養成教育、不一樣的思維,但卻有著對護理工作熱忱、善良、無私的6BICU護理人員,本著病人好、員工好之信念,積極、熱情的投入單位提升給藥跡近異常通報活動。
6BICU 之行動:在過去單位對於給藥跡近異常通報定義知識略淺,包含人員對通報流程複雜、耗時有相當一定排斥,故給藥跡近異常通報一直呈現0件/月,但實際臨床監測給藥醫囑完整性及過去給藥異常根本原因分析上,發現給藥異常大部分來自於醫囑不完整、不詳細、錯誤、人員未確實執行核對醫囑而發生。2012年給藥異常件數攀升且居高不下,單位壟罩於低迷氛圍,為了突破重圍,2012年12月單位護理品管圈組成給藥改善專案小組,開始擬定、策劃給藥跡近異常通報活動,期許,藉由此活動強化護理人員對醫囑完整性之認知,也提高對病人給藥護理活動之重視。
6BICU提升給藥跡近異常通報之六大執行力:
1、 設定目標
目標是單位及執行者之執行方向,也是執行力之動力,沒有目標就沒有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故單位護理品管圈圈長於2012年12月設立明年度目標,其中將給藥跡近異常通報設定目標值為每年大於5件,而該圈之圈員們,則將跡近異常通報設立為個人年度目標,藉由該圈員執行給藥跡近異常通報風氣再往外延伸影響單位其他同仁。
2、 統一單位觀念
雖然部內有相關跡近異常通報、認知及對電腦通報異常操作課程,但人員鮮少主動學習,因此對跡近異常定義、認知或通報操作略顯生疏。故品管組圈組長依據醫策會網站、護理部異常通報定義及相關參考文獻後,於護理品管圈、病房會議及三班交接班時作宣導及教學,以釐清單位同仁對用藥安全、跡近異常認知及通報觀念,並將「用藥安全、人人有責」設為單位口號。
單位精神口號
病房會議執行教育訓練
臨床品管圈小組討論及教育訓練
3、 強化執行
護理品管圈於每月品管及病房會議中,將跡近異常通報事件件數列入議程,並於會議上,除口頭獎勵通報同仁名單外,也將跡近異常通報一系列活動作一宣導,並將通報列入績效考核及實質獎勵,以鼓勵人員做通報,並強化人員執行意願。除了會議宣導及教育訓練外,也培訓單位臨床教師為跡近異常通報種子,將觸角伸入新進人員學習歷程中,運用臨床教師協助指導,以強化新進人員對跡近異常通報文化之深耕及重視給藥安全。
臨床教師指導新進人員異常通報
4、 不定期考察
人員在給藥前、給藥時執行查核醫囑完整性,以利即時發現疏失立即通報。而三班主管每天不定期監測人員執行核對醫囑正確性及檢視醫囑完整性,若發現醫囑不完整則與該主護共同檢視,從中了解人員核對醫囑方式及並即時澄清觀念及教育。
5、 簡化改善給藥跡近異常通報在職訓練
在執行給藥跡近異常通報改善專案活動中,專案小組成員發現2013年4、5月跡近通報件數下降,而給藥異常卻未見能改善!於是,專案小組成員暗中無預期監測,發現人員常因接新病人忙碌、醫囑核對不確實及人員反應跡近異常通報系統繁瑣、耗時,而影響醫囑核對及通報意願。故專案小組與單位主管討論後,予以改善並簡化異常通報內容,並重新宣導及教育單位人員確實核對醫囑重要性,其中在人員忙碌或迎接新病人時,當班主管則重新調配人力予以協助及查核醫囑完整性,以確保醫囑完整性核對及執行。
6、 執行策略評值及成果
藉由一系列教育、強化單位人員對給藥跡近異常通報定義認知及執行簡化電腦通報流程內容等改善策略(如圖一),專案小組發現人員會主動發現醫囑內容不完整或當醫師醫囑開立異常會即時告知醫師做修正,電腦給藥跡近異常通報技能正確率達100%,通報件數每月逐漸提高至25件,佔全院78%,相對的給藥異常發生件數也降低,甚至為0件/月(如圖二)並持續保持中。
圖一 6BICU給藥跡近異常通報活動策略
圖二 2013年6BICU給藥跡近異常通報與給藥異常發生件數
歷經11個月專案執行,護理品管圈專案小組於單位主管全力支持協助下,人員熱烈討論、配合及良好團隊合作下,給藥跡近異常通報件數截至2013年9月已達106件通報,成為全院護理單位之冠,護理品管圈年度工作目標成效達100﹪,這是單位人員攜手共創的輝煌成效。過程中,6BICU全體人員有一深刻體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若沒有人員的夢想、熱情參與,就不會有給藥跡近異常通報之行動力與執行力,若沒有執行力就不會有現今6BICU獨特競爭力,以供全院護理單位做標竿學習單位,未來單位將持續將病人用藥安全列為執行力之ㄧ,將給藥異常年度目標設定為0件,成為南部醫學中心之仿效及最佳醫療服務機構邁進。
參考文獻
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 (2012)‧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12年度報表‧取自
http://www.tpr.org.tw/index03.php?getid=year。
朱麗鈴、陳麗芳、林明芳(2008)‧藉由用藥疏失管理提升病人用藥安全‧藥學
雜誌,24(4),3-10。
伍麗珠、林麗英、周惠千(2005)‧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給藥錯誤通報情形之調
查研究‧醫保研究雜誌,1(1),11-20。
張銘智 (2007) ‧運用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於住院給藥流程安全評估‧長榮大學健康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Brown,M.(2001) Managing medication errors by desingn. Critical Care Nursing Quarterly24(3).7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