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定了!我們的執行力

奇美醫院「3AI」-鄭淑華副護理長

  「執行力」一詞最早是由Larry Bossidy及Ram Charan所提出,並在所著作的書中指出執行力的特徵包括:「執行是一種紀律」、「執行是企業領導人的工作」、「執行必須融入文化中」、「執行力是一套系統化流程」;而達成執行力的三個步驟包含:任用對的人才、採取對的策略、以及完成對的營運(Larry & Ram, 2003)。

  「執行力」是102年是奇美醫院護理部的年度共同目標,大家蓄勢待發、摩拳擦掌,想著要如何在這嶄新的一年貫策「Just Do It」。但出發總該有個方向,而努力總該有個目標啊!因此經大家一起腦力激盪、反覆思慮後,鎖定我們今年努力的目標:降低非計畫性氣管內管及中心靜脈導管移除之件數。為何會下這樣的目標呢?眾所皆知,氣管內管及中心靜脈導管是加護病房中基本極為常見的維生處置,當管路非計畫移除時,不僅會造成病人二度傷害,更可能延長住院天數,造成醫療資源之耗用。由此可見,預防非計畫性管路移除是多麼的重要!因此,管路安全照護就是我們今年「執行力」的主要標的。

  首先,由品管組針對管路異常進行現況分析,經文獻查證,歸納出導因,如:
  1.未落實聯防機制。
  2.延遲移除管路。
  3.護病溝通不良,無法了解病人需求。
  4.CVC照護技術不正確:未依規範檢視管路固定位置。

  針對導因執行改善方案:
  1.修訂單位聯防機制規範,經宣導後由三班小組長協助稽核人員執行落實性。
  2.由團隊合作(包含醫師、呼吸治療師、藥師),並結合床頭管路留置日提示板(圖一),依
   病況隨時評估,即早移除不必要之管路。
  3.教導人員評估病人需求,主動提供白板、紙筆及叫人鈴與病人互動(圖二),與病人進
   行有效的溝通。
  4.發展疼痛照護指標:身為外科加護病房,術後病人多數有伴隨著疼痛問題,因此適時
   介入疼痛控制或鎮靜藥物使用,以緩解病人生理或心理上困擾所導致躁動或非計畫性
   的拔管情形發生。
  5.重新教導中心靜脈導管照護技術標準,由品管組人員不定期進行稽核。

              圖一 管路留置日提示板

                圖二 溝通工具

  經過將近一年大家的共識及執行下,相較去年品管監測中發現,截至目前非計畫性氣管內管移除從去年4件降至2件;非計畫性中心靜脈導管管路移除也從去年3件降至0件(圖三)。

            圖三 非計畫性管路移除年度比較

  很開心,大家願意一起將病人安全放在心中。「執行力」的過程中,我們體驗到推動一件事情,需要的是大家對目標的重視、對推動過程的配合、領導者對事件的熱忱,最終能將這樣的過程形成文化,推廣到每件事情的執行上。雖然102年還沒結束,但我們相信,今日的一小步,所奠定的是日後的一大步,往後我們也將依循著這樣的精神,勇往直前地開創我們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Larry,B.& Ram,C.(2003)‧執行力 ‧台北市: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