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的TRM之旅

柳營奇美醫院4D 劉昭芬副護理長

  每次等電梯上樓時,常看到醫院員工站在碎紙機前處理個資機密文件。突然靈機一動!這個工作很簡單!我們日間病房的精神病友應該做得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工作訓練機會,而且可以節省工作人員寶貴的時間。我把這個想法告訴總務室,想不到黃文良主任深表贊同,而且表示我們可以用TRM的方式進行,我心想「黃文良主任!你也中了TRM的毒太深了吧
!」。經過開會討論後邀集總務室、精神科醫療、護理、職能治療人員,決定運用TRM的工具手法進行流程改善,開始了奇幻的TRM之旅。

  一開始就得到院方的同意,提供精神科病友多元職能訓練,由病友協助處理個資文件銷毀工作,院方撥專款支付工作獎勵金,這代表醫院對精神病友的支持,願意提供工作訓練的機會,這就是接納他們的行動表現。

  原來以為只有純紙類個資機密文件,成立TRM小組後我才知道原來醫院產出很多個人資料文件,例如:藥局的門診藥袋、護理站的藥袋、小藥袋、手圈等。

  原來的處理方式: 純紙類的個人資料文件交給資源回收商「水銷」流程回收,非紙類文件則依照一般事業廢棄物清運處理,但因分類無法落實而遭廠商拒收,個資離院前也未做去連結,收集期間或運送途中可能遺失或遭到有心人士的收集利用,違反個人資料保密法之規定。有鑑於此,TRM 小組期待個資文件銷毀碎紙處理之執行率100%,個人資料之外洩事件異常發生率0%。

  執行過程純紙類個資機密文件以碎紙機處理,藥局的門診藥袋則將紙類與塑膠拆開,紙類就可以碎紙機處理。而護理站的藥袋則是塑膠袋貼上標籤,該怎麼處理呢?團隊想出以泡水方式是否可將貼紙溶解?行不通!那再加上染色劑呢?還是不行!還是以最原始方式:以奇異筆將個資塗掉。但是另一個驚人的發現:電腦列印的小藥袋經過泡水後文字完全掉光光
!真是振奮人心啊!接下來遇到的困難是人員對個資法不熟悉,分類不完全,造成處理困難
。此時運用守望手法,互相照應,加強員工、外包商法治教育訓練,讓彼此做到互相照應,降低疏失或遺漏。經過精神科工作人員的訓練,病友們處理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也越來越有成就感,增加自信心。

  就這樣團隊每週開會討論,執行了半年時間,解決醫院堆積如山的個資資料,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担。個資文件處理結合精神科職能治療,參與工作的病友共13人,參與期間接受度高、適應狀況良好,病友滿意度高、家屬也很認同,也達成設定目標。原以為TRM多用在
病人安全品質改善上,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想法,運用TRM合作就可得到如此大的效果。我們也參加了院內101年醫療品質競賽暨成果發表會,從16隊參賽對伍中脫潁而出,得到了金質獎及創新獎的肯定,還將代表醫院參加院外競賽,這真是一趟奇幻的TRM之旅。

                病友工作情形

                 TRM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