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世代,相同的童年記憶~哆啦A夢誕生前一百年展

奇美醫院4AICU 楊雅晴小組長、蘇文義護理師、楊巧璿護理師、陳家慧護理師

  

  在兒科工作的護理人員,基本上對於卡通人物須要有一點基本常識,因為這是與病人之間共通的語言,以加護病房為例,因為家屬無法陪伴在旁,這時播放影片就是超級好用的安撫工具,不過前提是你必須了解兒童界的流行人物,例如 :YOYO、MOMO家族、海綿寶寶、巧虎等,但這些都不是屬於我們的年代,還好有一個共通的藍色胖小子,雖然稱呼不同
,但相同的老少咸宜,那就是~~小叮噹。

 


「小叮噹」這個名詞大家很都熟悉,但如果你對現在的小朋友說小叮噹,她會糾正你說:「
阿姨,是哆拉A夢(Doraemon)啦!!」,相信就算沒看過漫畫,應該也多少有看過卡通,到2013年為止哆拉A夢已經連載44年了。

  哆拉A夢出生於2112年09月03日,身高是129.3公分,體重是129.3公斤,三圍均是129.3公分,最愛的食物:銅鑼燒,最怕的動物:老鼠,而2012年就是它誕生前100年,因此從2012年開始,便在各地舉辦哆拉A夢誕生前100週年特展,台灣在去年年底開始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展出,一聽到這消息,大家都想排假衝展覽,首先去的是小學妹,緊接在後的是大學長,而老學姊墊後,小學妹跟大學長是哆啦A夢頭號粉絲,而老學姐是湊熱鬧外加台北遊,看完大家各有心得。

 

 

 

  一進入展場看見的是很不習慣的黃色版外加有耳朵的哆啦A夢,其實一開始哆啦A夢是黃色的,因為耳朵被機械鼠咬掉了(難怪他怕老鼠),傷心到掉漆,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藍版A夢啦。


 

 

 

  進入正式展覽區後就看見二側排排站,從四次元百寶袋中拿出各式各樣道具外加不同表情的哆啦A夢,中間則有方便遊客近距離拍照同等比例的哆啦A夢,共有101隻,當然中間區的是要排隊等候啦,這個展區就大概殺不少底片了。之後經過貓頭造型的門進入下一個展區
,有藤子不二雄的漫畫手稿以及電影分鏡圖,還有各式各樣的創意彩繪哆啦A夢陶土公仔。

 

  最後一個展區是哆啦A夢中各人物的家與實景,最搶手的是大雄的房間,人可以從書桌的抽屜探出頭來拍照,他是從後方一個洞口進入,其實洞口不大,二人同時擠就差不多了,但年輕人愛挑戰,硬是要擠在一起出現,最多有看到五人同時出現的, 當下多怕抽屜爆了

 

 

  其實看完展覽後大家在閒聊中發現,護理人員根本就是醫療界中的哆啦A夢,以本單位為例,早產兒嫌聲音太大,於是我們變出特製耳罩;嫌睡的不舒適沒在媽媽肚子的感覺,於是乎護理小叮噹又變出窩巢,甚至雙窩巢 ;嫌燈光太亮,遮裝罩馬上奉上,連住病嬰室的早產兒嫌嬰兒服不夠合身,俗稱小藍衣的高級訂製服都變出來了,是不是跟哆啦A夢如出一轍,其實哆啦A夢一開始便是設計來照顧小孩的機械人保母,跟我們算是同行,只是我們是照顧生病的孩子,不過我們也期許自己能像哆啦A夢般,達成每個孩子的需求,做個護理界的哆啦A夢。展覽之後會移師台中跟高雄,有興趣的可前去看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