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 鄭孟招副護理長、莊阿月小組長

前言
二十一世紀各醫療機構對病患服務品質及病患安全非常重視,病患安全更是目前重要的醫療改革議題,且現行醫療行為複雜化,必須仰賴醫療團隊才能確保醫療失誤,因此醫療團隊資源合作是提升病患安全的方式之一(陳等,2010);因此單位組成本專案擬定改善對策,希望運用醫療團隊資源提升心臟手術病患安全,進而有效降低壓瘡發生率,並藉此專案經驗推及其他科別,減少病患因手術造成傷害,提升手術室護理服務品質。

現況分析
本專案小組統計2009年1月至6月心臟手術總人數爲172人,發生壓瘡人數有21人,壓瘡發生率佔心臟手術的12.2%,發生壓瘡部位共計42處【壓瘡原因分析,如下圖】

問題確立
一、手術室壓瘡防護規範不完整,無心臟手術皮膚防護教育課程。
二、主刀醫師未查核擺位、固定正確及胸骨兩側皮膚局部受壓迫。
三、護理人員對心臟手術壓瘡防護認知不足,缺乏防壓技巧。
四、麻醉人員對壓瘡防護無共識且未規範皮膚防護措施。

專案目的
依據國外文獻指出手術引起的壓瘡佔12-66%,範圍廣泛,因此以降低15﹪爲一基準點【12.20﹪X15﹪=1.83﹪】,設定心臟手術壓瘡發生率由12.20﹪降至10.37﹪以下【12.20﹪-1.83﹪=10.37﹪】。

文獻查證
醫療團隊資源管理(Healthcare Team Resource Management HTRM),主要目的是能有效運用所有人員、設備、資訊等可用資源,以達成最高水準的安全與效率,其中利用Brief事前簡報,主刀醫師應於劃刀前查核手術擺位、固定正確,避免造成皮膚、肢體損傷(林,2009;廖,2009)。手術室醫護人員預防壓瘡護理原則應先將壓力源去除,減少對組織的壓力,熟知壓瘡產生之危險因子以提供適當防護措施;並將壓瘡危險評估加入術前即刻護理、根據手術不同設計特殊或針對壓瘡原因,擬定及提供個別性預防措施降低術後壓瘡發生率,有效改善護理品質;且為病患擺位時考量四肢、循環、肌肉、神經等構造,於易受壓處提供減壓設備(脂肪墊、棉捲、軟墊),以預防壓瘡的發生(許、莊、李,2006;楊、林、邱、歐,2006)。

解決辦法
一、修訂手術病患壓瘡防護標準(增訂心臟手術特殊防護標準)(附件)。
二、舉辦心臟手術皮膚防護在職教育。
三、推動及運用醫療團隊資源合作,建立皮膚防護規範。
(一)醫師於術前查核手術擺位與固定正確。
(二)護理人員壓瘡防護標準列入年度季監測項目及新進人員與年度在職教育必修課程。
(三)與麻醉部人員做跨部門討論,制訂相關壓瘡防護規範。

結果評值
本小組統計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心臟手術病患共計150人,壓瘡發生人數11人,壓瘡發生率7.33﹪,壓瘡部位共12處,第一級8處,第二級4處,由結果分析得知,專案實施後心臟手術壓瘡發生率由12.20﹪降至7.33﹪,尤其壓瘡部位總數明顯減少71.42%,故本專案各項改善措施與對策確實有效預防壓瘡之發生。

結論
本專案經由多項解決方案以及運用醫療團隊跨部門合作,使心臟手術壓瘡發生率由12.20﹪降至7.33﹪;因此我們相信--醫師、手術室及麻醉部護理師通力合作,達成壓瘡防護共識,運用團隊資源實施各項防護措施,盡全力維護病患安全,進而不斷研究改善方法,定能再造一套更完善的防護網,相對地壓瘡發生率也能大幅降低—這是我們未來的期許,也是提升護理品質最佳表現。

參考資料
林宏榮(2009,12月)•醫療團隊資源管理基礎理論介紹•於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主辦,醫療團隊資源管理研討會• 高雄:聖功醫院。
許雪貞、莊素完、李順倫(2006)•提升某加護中心壓瘡癒合率之專案•護理雜誌,53(5),44-51。
陳志金、王嘉地、郭雅薇、黃首詠、黃建中、姚惠貞、江惠英、陳德人、林宏榮(2010)•醫療團隊資源管理課程中文化初探•醫療品質雜誌,4(3),85-90。
廖薰香(2009,12月)•醫療團隊資源管理(TRM)工具介紹與臨床應用•於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主辦,醫療團隊資源管理研討會• 高雄:聖功醫院。
楊秀民、林麗滿、邱秋美、歐淑美(2006)•手術室護理人員對壓瘡認知及防護措施行爲探討•長庚護理,17(2),42-4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