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復」、「美健」病房 急性後期照護創造更美好的復能旅程
佳里奇美兩間命名為「奇復」、「美健」的智能科技病房,在113年9月4日舉行揭牌儀式,由經營決策委員會邱仲慶副主委、周偉倪院長、王覲文副院長及邵詩媛副院長,以及許多熱心公益的企業主共同主持揭牌,這兩間特殊的病房是由「急性後期整合照護」 (Post-Acute Care,簡稱PAC)床位改造而成。
急性醫療治癒後存留失能問題的病人,往往導致醫療體系、家庭及社會照顧的負擔,佳里奇美醫院於104年即承接中央健保署推動的「PAC計畫」,針對腦中風、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心臟衰竭及衰弱高齡等病人,設置8床PAC床位,為全國第一個申請為特殊病房類別的病房。
PAC病房集結神經內外科、復健科、護理部、營養科、藥劑科以及社會服務部等專業團隊,為病人提供整合性照護,經由提供個人化的治療計畫,病人在經過三到六週的高強度復健與護理後,日常生活功能、語言表現及進食能力均有顯著提升,順利返家銜接後續的照護,對於提升病人的預後、減輕家屬照顧的負擔頗具成效,獲得各界肯定。然而提供高強度的復健與護理照顧,也導致復健治療師與護理師的工作負擔加重。
護理部林莉蓉督導在陳筱蓉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零抬舉及照護過程使用省力輔具的照護技巧,能有效減輕護理師的臨床照顧負荷,因著成功的經驗,團隊開始思考如何將其推廣至PAC病房。經由邱仲慶副主委的支持,周偉倪院長帶領團隊到數個日照中心進行標竿參訪,形成「提供安全照顧、積極復健科技輔助設備,同時讓專業人員與家屬更省力」的團隊共識,由曾雅鈴護理長、高婉菁護理長以及李林富總技師、方月貞專科護理師等團隊進行需用設備的評估與病房設置的規劃,更發揮創意,模擬居家環境與無障礙空間,增加「人與生活環境互動」的元素,讓病人在接受復健訓練的同時,能進一步達成生活適應。
這些為病人照顧品質和降低人員工作負荷的想法,經由林正雄公關專員披露給地方人士,獲得在地熱心公益企業主和設備廠商的熱烈迴響,紛紛表示「好事大家做」,慨然捐資購買所需設備、共襄盛舉!總計進用以下設備:可依病人復健進度調整的「電動功能床」,維護病人上下床的安全,「智能均壓床墊」與「離床報知系統」,能避免因疾病後遺症導致的潛在傷害,「多功能擺位枕」增加病人臥床的舒適度,最為病人和家屬稱道的「健康浴座」和「多功能洗澡椅」,提供更安全方便的淋浴,以及能有效幫助病人進行肌肉和關節的活動訓練的多項科技輔助設備,打造全台首次引進智能照護設備的PAC病房。
周偉倪院長感性的說:「PAC病房的智能照護設備由地方人士捐贈,造福民眾,主要的意義也是讓這些企業家瞭解醫院的努力、認同及信賴醫院對地方的醫療照顧。在眾多在地企業主的愛心灌溉下,佳里奇美的團隊展現醫療照護領域的創新精神,應用科技照顧設備,優化臨床環境,確保病人能更安全地進行復健與接受治療,對於恢復病人的肢體功能、減少家屬照顧壓力、提升生活品質提供莫大的助益,同時有效減輕護理與復健治療團隊,和照顧者的負擔,為每位接受完善治療與照護的病人開啟一段更美好的康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