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分享站

台灣實證護理學會第五屆提升照護品質實證競賽成果分享


護理部 研發委員會
柯雅婷督導

  台灣實證護理學會(Taiwan Evidence-based Nursing Association,簡稱 TEBNA)於 2011 年 9 月 24 日成立,成立宗旨為落實實證護理於臨床照護應用,廣納全國對實證護理有興趣之護理同仁,辦理實證護理相關之訓練及活動,建立平台與國際實證健康接軌交流,讓實證成為護理專業之基石,共同為提升全民健康照護之品質而努力,而學會成立至今已經邁入第六年,每年舉辦之「提升照護品質實證競賽活動」提供許多對實證照護議題有興趣的護理人員經由臨床問題產生的疑問,進行實證文獻評讀及確認,將獲得的知識透過競賽發表的形式傳遞及交流,增強其對實證護理的興趣及信心,共同將實證的概念及專業知識運用於臨床照護中,成為名符其實的「護理科學家」。

  奇美護理實證種子群於第一屆提升照護品質實證競賽中由王俞蓉(現為柳營院區護理長)、林麗秋林淑惠(現為佳里院區護理長)、郭嘉琪郭行道(腸胃科醫師)、黃芷嫣(物理復健師)以「以實證模式探討腹部按摩於長照機構便祕住民之成效」榮獲金獎;第三屆則由林彥廷蘇思憓王郁婷蔡瓊慧王俞蓉柯雅婷連惠儀翁涵溱鍾純玉唐偉誠(原中醫部醫師)以「探討運用耳穴貼壓改善護理人員睡眠品質之成效」獲頒潛力獎;第四屆由鄭君婷李怡珍李秋燕鍾莉芸郭嘉琪柯雅婷陳春丞(骨科醫師)、葉玲(復健護理師)、吳重達(骨科醫師)、黃裕峰(骨科醫師)、李穎俐以「運用跨領域團隊組合式照護提升髖關節置換術後病人早期復健成效」榮獲銅獎;連續幾年的實證競賽的經驗累積,來到今年第五屆競賽的賽前準備,年初由護理部研究發展委員會徵求各科系提供相關臨床實證推動的主題於會議上討論,3月審核符合競賽資格且確認的主題共五案,分別為5A-運用跨領域團隊組合式照護提升前十字韌帶重建術後復健成效、6A-應用高擬真模擬情境教學進行突發癲癇症狀處置訓練、6A-以回溯性研究探討醫學中心96小時更換靜脈留置針之整體成效、9A-創新心導管止血加壓器降低橈動脈出血、6BICU-加護病房早期下床對呼吸器脫離天數的影響;經由研發委員會與實證教師群深入探討參賽主題與內容完整度後,邀請其中二案於4、5月研發會議報告相關參賽資料,媒合實證教師輔導單位共二案進行書面與口頭競賽資料。

  研發委員會指定為由王維那郭嘉琪以「96小時更換周邊靜脈留置針之效應~資料庫分析回溯性研究」為首席參賽隊伍,此隊為實力堅強的實證種子教師,從確定參賽後,一路克服IRB、大數據資料庫分析、⋯⋯等,展現38萬人次的資料庫證據,嚴謹文獻搜尋與評讀,強而有力的統合分析與資料呈現,參賽前不停的簡報修改與口報練習,展現實力堅強的護理科學家風範,果然不負眾望榮獲銅獎,而另一隊為6BI團隊(包含醫護、復健、呼吸治療、藥師),代表發表作者群為黃雅玲唐心如朱淑瑩羅芳儀,創新主題加上實證數據的科學化,不斷精進簡報與口報內容,報告者日夜不停的練習與更新,展現出優秀自信的亮麗成果,以「運用ABCDE組合照護模式於加護病房呼吸器使用病人成效」榮獲金獎,令人喝采歡呼。

  奇美護理實證於民國97年成軍以來,實證種子不斷培訓與傳承,而護理的真理中,「實證」是一條寬廣明亮的康莊大道,如何將實證知識轉譯為臨床應用需要邏輯思維與量化數據來串連,跨領域團隊合作與創新來發光發亮,今年奇美護理實證參與競賽開枝散葉且成果豐碩,感謝醫院與護理部主管們大力支持我們參予這樣的競賽活動,期許未來持續傳承與啟發更多實證同好共同加入護理科學家行列,讓實證大樹更加茁壯豐盛!

王維那郭嘉琪以「96小時更換周邊靜脈留置針之效應~資料庫分析回溯性研究」榮獲銅獎,與台灣護理學會王桂芸理事長合影

6BI團隊黃雅玲唐心如朱淑瑩羅芳儀以「運用ABCDE組合照護模式於加護病房呼吸器使用病人成效」榮獲金獎,與台灣護理學會王桂芸理事長合影

奇美實證護理團隊與台灣護理學會王桂芸理事長合影

奇美實證護理團隊與台灣實證護理學會周幸生理事長合影

奇美實證護理團隊與蔣立琦教授、穆佩芬教授於會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