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會來讀護理的原因是自己覺得讀高中好像沒辦法順利畢業,所以就走了五專這條路,剛踏入五專的那一刻,完全無法想像到時真正就業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現在開始就業了,所屬的單位跟二技實習時是同個單位,當時以為這樣應該會比較熟悉一點吧,沒想到第一天就‘荒腔走板’,原因在於自己心態沒有調整好,還一直覺得是實習生,不把自己當正職護理人員,上了兩天很挫折的班,因為都無法有效掌控班內狀況,很慶幸的是,當下有跟其他的學姐聊到這件事,學姐告訴我:那你今天回去就好好休息,然後把心情調適好,重新出發。雖然學姐跟我這樣說完之後的幾天就有比較進入狀況,但是上班的時間掌控還是不是很好,漸漸的開始有自已單獨照顧的幾床病人,點滴管控、病人突發狀況、交班,在一開始總是亂七八糟,加上自己好勝心很強,雖然學姐們都沒有說甚麼,甚至會反過來說第一次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也指導我該怎麼做比較適當,但心情還是會受挫,撞牆期就這樣產生了。
直到現在,這些狀況存在時,我就會立即去詢問、找解答、找支援、求助學姐,並在每一件狀況上學習,而且在每天下班後返家書寫日誌看自己今天是否哪裡做不好,還有設定一些目標讓自己去達成,從6月就職到現在,仍一直在書寫著,偶爾看過去的日誌會發現原來自己之前是被同樣的事情困住,會看當時怎麼處理,順便反思現在自己的處理方式及技巧有沒有變得比較好。
其實我覺得臨床跟學校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是活著,不管是病人、學姐、醫師或是專科護理師,都是活的人,不管在應答或是執行技術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也總是不斷的在磨合,還記得我的日誌寫到剛開始跟病人應答還有醫師查房時,完全就是甚麼都不會,可是就秉持著多聽多問,也要記取每次遇到問題的解答,有人說人生就是不斷的在學習,護理也是,不只是向書本、向學姐、向其他專業人員學習,也是向病人學習。有時候總是會遇到很多撞牆期或是事情做不完,心情煩躁,這時就書寫方式記錄下來或是找人傾聽,跟學姐說自己的苦惱及覺得撞牆的地方,學姐常常會點破我的點,讓我更進步,也會適時的提點、告訴我新的知識。
現在的我是比剛進到職場時稍稍進步而已,只要有正向的心,做錯事認錯改進,有疑問當下先自我思考,再跟學姐或是團隊討論,其實不會有人會故意想對誰態度不好,適時的壓力能讓人進步,還有適當的紓解壓力才能讓生活品質變得更好,期許自己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