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身影
「天使的身影」是依據八里塵暴事件為故事主軸改編,觀賞後心得讓我感觸「護理長」的領導、「護理師」的專業、「病人」的行為表現與潛在喻義~
「護理長」角色在我心中就是要有擔當、負責、以身作則、擅用人力、適才適所,燒燙傷中心珮儀護理長(嚴藝文飾演)即成功詮釋此角色,劇中描述她已答應參加女兒的成果發表會,卻因八里塵暴意外湧入大量燒燙傷病人,她並以醫院為家,一肩扛下吃重的護理擔子,領導來自四方的護理師群共同照護這些燒燙傷病人,更為照護病人,失約女兒的成果發表會,也許她非一位稱職的母親,不過一定是位盡職的護理長,沒有她的領導與以身作則,如何讓有限的護理人力發揮的淋漓盡致,讓湧入大量傷患的危機威脅緩減。另外我心中除感謝每位辛勞的第一線護理人員,不禁感恩默默支持與體諒他們的家人,讓天使們能心無旁鶩的堅守岡位,獻上衷心的感謝!
「護理師」依據南丁格爾誓詞:「……終身純潔,忠貞職守,盡力提高護理專業標準,勿為有損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藥,慎守病人及家屬之秘密, 竭誠協助醫師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然小亞急診護理師(房思瑜飾演)似乎無法體會誓詞的真理,對每日繁雜的病人事務與護理工作心生不滿。因此參加彩色派對宣洩壓力,不料發生塵暴意外,幸好離起火處尚遠,能全身而退,不過目睹災禍現場的她,不旦忘卻工作的不滿,更激發她護理師專業本能一路護送病人至醫院,甚至自願加入燒燙傷中心支援。照護期間,因對無理吵亂的病人顯露非語言的不耐,與輕忽自己照護任務的重要性(如:監測生命徵象、記錄輸出入量等),被護理長嚴厲指導多次;再反觀已退休的麗雯護理師(王琄飾演)主動要求回醫院照護病人,除一視同仁的照護即使無理取鬧的病人,更兼具生心護理,讓小亞護理師獲得諸多的啟發,也喚醒她對護理角色的重新認識!小亞護理師由抱怨,轉為體恤、同理病人,護理工作不再是她負向情緒的來源。讓我體會繁重的臨床照護,總讓護理師身心疲乏,忘卻選擇護理的初心,護理工作成為負向情緒的導因,然宣洩情緒的同時,嘗試靜心反思引發負向能量的人、事、物,學習同理、體諒、轉念與改變,或找尋能提供正向能量的同儕、朋友相互勉勵,休息片刻,再續出發,方不會因負向情緒陷自身於醫療團隊或護病溝通問題中。
「病人」劇中的珍珍,每次遇到傷口換藥總是情緒激動,甚至怒罵護理人員,不僅令小亞護理師非常厭煩,連觀賞影片的我也心生氣憤,不過一幕珍珍夜間不斷按鈴,珮儀護理長詢問她:「你都不用睡覺的喔?」。她哽咽、抓著棉被、支支嗚嗚的說:「我不敢睡!我眼睛一閉起來就很像會看到爆炸的現場……我好怕……」(眼淚緩緩流下)。看到這幕,我突然懂了,沒有任何人會莫名奇妙無理取鬧,也許他疼痛、害怕、恐懼、傷心或難過,但不知如何向陌生人表達,更何況一人身處陌生的環境(如:燒傷中心、加護病房),因此轉換為憤怒、無理、吵鬧等,所以親愛的護理師別急著否定任何一位病人的負面情緒,也許背後隱藏諸多的原因,等著我們發掘,嘗試學習理解、傾聽、體恤、陪伴與支持,當病人信任我們,願意分享,態度即會轉變,這就是護理的專業!
「天使的身影」一幕一幕描述八里塵爆意外,護理師如何為病人辛勞付出的同時,也反映「護理領導」、「護理行政」、「護理專業」與「護病關係」的現況,著實值得身為專業護理師的我們省思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