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屆國際榮譽學會學術之旅心得分享
2013年7月22-26日於捷克布拉格舉行第二十四屆國際榮譽學會年會,會議方向著重於護理研究與實務間的交流與銜接,主要有四大目的:1.提供護理臨床工作者、主管與護理教育者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2.發揚與傳遞優良護理教育觀點,3.護理實務與教育計畫研討,4.評估現有醫療環境,正向發展護理教育目標與策略。大會開幕時,演講主題為邁向老年化的社會與醫療環境,相信此議題無論在台灣或全球醫療環境中,我們共同面對到相同的困境與挑戰,如何運用團隊資源整合,經由研究與實證經驗,增進環境安全與病人健康。聆聽其中二場口頭發表時感觸極深,一場為病人安全主題,內容除了強調團隊合作外,有效降低臨床給藥異常率可銜接學界實習開始,運用EBP技巧,從護生著手,加強給藥觀念與實務操作技巧,利用產學合作回饋學校教育,增加臨床工作正確性與病人安全,擴大觀點來看,無論是護理,甚至醫學生、醫技系學生、呼吸治療系學生…,都可以反思從學校教育銜接臨床實務的觀點,來增進產官學的合作與安全醫療環境。另一場的主題為護理人力留任議題,聆聽講演重點除了提供優質護理職場環境外,醫院管理者需考量護病比外,必須每年依據國家GDP指數,提供合理的薪資與福利,才能有效留任,另外也需要持續營造社會上對護理地位與價值的肯定。由於此議題為國內持續發燒的現象,護理人力荒居高不下,非常巧合的是Sheri講師為與本院簽約的美國楊百翰大學的教授之ㄧ,一開始彼此自我介紹時,Sheri教授馬上熱情的回應我們,告訴我們她不但知道台灣的奇美醫院而且還很喜歡,她表示雖然沒有到過台灣,但因為每年護理學生來院護理實習時,回校後都會開心分享在台灣奇美的點點滴滴,所以對於我們台灣並不陌生,彼此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外,更有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語言上似乎也沒有太大障礙了。
參加此次研討會另一大收穫為結交到世界各地的護理界專家與朋友,其中特別有幾位交流的學者與大家分享,海報看板的鄰居往往是交到朋友的第一步,由於張貼海報時總是需要朋友伸出援手,比如遞膠帶或協助黏貼海報,所以台灣護理人充分發揮熱情與互助合作的天性,總讓外國人印象深刻,加上海報簡介時,總有空檔聊上幾句,故與Theresa 教授與Trayer教授在短短的一天內很快熟絡起來,交流時發現肢體語言更能輔助不同國家間的語言落差,護理學者們均非常有耐心聆聽我們不甚流利的英文分享台灣奇美醫院護理實證與專案推動的成效。另外與日本、韓國、泰國等亞洲國家的臨床護理師與學校任教老師之間的交流也頗多。
過去我們大多參加的國際會議舉辦城市均為亞洲地區,如台灣台北、日本東京、泰國清邁、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與會學者以亞洲國家居多。此行參加的夥伴均為第一次參加歐洲國家舉辦的國際護理會議,發現跨出亞洲雖然路程遙遠了些,但接觸了更多歐美人士,不論是研究主題、論述思維與亞洲學者多有不同,與歐美學者間的對話更能練就口語表達能力,有不同層次的收穫,當放眼國際時,才會再度反思與感受到持續充實自己的重要性,讓自己有嶄新的突破,更上一層樓。

會議地點:捷克布拉格希爾頓飯店;奇美參與同仁共6人





與日本學者Miho & Miyuki 針對日本護理教育與臨床照護進行交流

楊百翰大學(BYU) Sheri教授交換護理人員留任經驗







會場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