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對護理的初衷~醫療服務
踏入護理已屆17年,猶記得國三畢業前夕我和2~3個同學在體育課時討論升學的計畫,當時的我因討厭填壓式的教育拒絕升高中,其中有一位同學告訴我『護理』是個不錯的選擇,理由是”畢業好找工作”,因為這句話我選擇了護理……。一直記得剛接觸護理時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告訴我們的一句話『愛所選擇,選擇所愛』,我喜歡護理是喜歡病人因為我的照護而獲得舒適,甚或在出院前給我一個”笑容”或一句”謝謝”,即使工作在忙碌也覺得成就感十足。
近年來因為醫療大環境的改變,常造成護病關係的緊張及對立,另外工作職場的挫折,讓自己一度想選擇逃離,是什麼支持自己在護理工作中繼續堅持下去,我想除了看到自己帶領的單位學弟妹一個個獨立到壯大,大概就是不定期的參與醫療服務了吧!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發生芮氏規模7.3級的”集集大地震”,開啟了我的醫療服務之路。921大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當天醫院立即動員醫療人員及物資前往最嚴重的災區”南投集集”投入賑災,而我也在2日後自願前往。永遠記得剛進入災區時一路上看到的盡是崩塌、毀壞的道路及房屋,災區一片混亂,沒水沒電,而我們駐守的地點則是在集集鎮的信仰中心『武昌宮』前廣場,至於過夜休息的地方則在建築物尚且完整的『集集衛生所』,衛生所旁是臨時簡易靈堂,一具具的大體停放在此,空氣中夾雜著屍臭味及悲泣的哭泣聲,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幫忙什麼,只能不斷的安撫幸運存活的災民及提供傷口照護。之後,院方決定提供長期醫療協助,而我也很幸運的獲得當時主管的支持,展開了為期一個月,每日往返台南到南投的醫療服務,每天五點多起床六點半出發前往集集,在貨櫃屋中進行診療,惡劣的環境加上不斷的遭受蚊蟲的叮咬,雖然不似在醫院工作那般忙碌,但每日約3~4小時的往返車程及滿身蚊蟲叮咬傷,晚上7.8點回到家後也常是筋疲力盡了,雖然累但看到災民因為我們提供的醫療服務而漸漸開始有了笑容,所有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往後幾年雖然醫院成立了醫療服務社,但因為家庭及課業因素則一直未積極參與,直到2010年原先預定參與『海地大地震』海外醫療服務,但因剛換新單位所以……,直到去年開始才有機會陸續參與『屏東旭海醫療服務』、『蘭嶼社區服務』及原本1月中旬要去的『印度醫療服務』。有人曾問我,『阿長,你工作這麼忙,好不容易休假為什麼不去玩,反而要自費自假去醫療服務』,我告訴他們『因為藉由醫療服務,我才能找回當時對護理的初衷,而持續我的護理生涯』。我喜歡直接到偏遠或離島地區提供所學,雖然沒有冷氣、沒有精密的儀器,但少了繁瑣的流程、少了私利,有的只是一群熱情、熱心的夥伴,甘願冒著風吹日曬、暈車暈船的不適,只為盡己力將小愛化為大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