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愛—國際醫療志工有感

總院‧4A加護病房 黃姿飴護理師

  回到臺灣半年多,還是忘不了過去兩年在加勒比海的志工生涯,那七百多個日子,就仍像昨日一般的鮮明。

  兩年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選擇讓生命轉個彎,到邦交國聖文森擔任國際護理志工,在拓展視野的同時,也想為當地的護理專業發展盡點心力,貢獻所長。在國內接受六週行前訓練後,便與同梯的志工相約兩年後再見,各自飛往不同的國家開始這冒險般的海外生活。
  在聖文森,我被派駐到社區學院的護理分部工作。這所社區學院可以說是當地的最高學府,培養了許多國家的人才,因此在這個負責培育當地護理人員的學校工作,真是深感責任之重大。護理教育學程分為三種,分別是註冊護士學程、護士助理學程及助產士學程。我主要教授基礎護理學及兒科護理學,並陪同學生一起到醫院、社區衛生所及特殊學生進行實習。

  護理學校的硬體設備並不如臺灣一樣,有著豐富的資源。這間學校小小的,有五間教室,有些教室沒有風扇,上起課來很悶,當然上課時也沒有麥克風可供使用,更別說裝設著筆電、單槍等投影設備。辦公室有一台公用電腦,雖然有兩台捐贈的新電腦,但卻因為沒有無線網路及足夠的變壓器、延長線而無法使用。這種狀況在台灣是很難想像的!
  我記得當下的心情是很沈重的,雖然早有心理準備當地條件無法與臺灣相比,但是想起臺灣學生(包括自己)所能享受的豐富資源,而當地學生在有限資源下仍努力學習,更加的感到自己應該更加努力才行。
  在這段教學工作的日子中,我努力克服語言隔閡,在準備課程教材時,也用其他的輔助教材來彌補不足,希望能夠跨越語言的障礙,將護理專業知識無礙的教給學生們。在備課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在課堂上看著學生認真的神情,或者課後學生與我分享的上課心得,給予我正向回饋,其實收穫最多的是我自己。記得完成第一堂課後,有一位學生對我說:「Miss Huang, I enjoy your class!」,學生的肯定,更是我努力的動力!

  兩年,不長也不短,卻是充滿豐豐富富的恩典。兩年前,因著心中對護理的愛及責任,我來到加勒比海的小島國擔任護理志工。兩年後,我帶著滿滿的體驗與收穫,及更多當地學生給我的愛回到臺灣,繼續在臺灣的護理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