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室 林玳誼佐理員

  這兩年多來,我找空檔排休假,陸續去參加 了一些心靈及禪修的課程,會去參加這些課程的 動力來自於內心的苦悶感,內在不斷說:我不能 呼吸了…我不能呼吸了,然而當前的現實生活中卻無任何重擔是需要我去背負,也無任何難題要解決,甚至要跟朋友說出心中的苦悶都沒有頭緒。我試圖排除這樣的感受卻毫無進展,又更加的苦悶了。後來在網路上發現與心靈相關的課程真是琳瑯滿目,在一次衝動下,鼓起勇氣獨自去參加課程,希望能改善內心的苦悶。

   頭一次參加的是深層溝通,有點類似催眠,但在清醒中回溯過往。溝通師引導我們在記憶中重新搜尋無法釋懷的往事,溝通過程中以引導方式,不介入當事人的事件,也不加入評斷,尊重學員個人經歷,協助學員在重複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壓抑的情緒,解開心結。

   第二種課程是經朋友介紹的靈氣課,所謂靈氣是經由靈氣導師的啟動與傳授方法之後,就可以藉由雙手將宇宙生命的能量傳送到身體的所有層面上,靈氣的波動會使被幫助者進入深層的放鬆,藉以提升身體治療系統的整體運作功能。

   第三次是內觀中心,內觀法門,是起源於古印度的一種修行方法。內觀:意為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達到淨化心靈的過程。

   最後是黃庭禪修,黃庭是古書所指的一個位於心輪內的穴位,張講師在他個人的修練過程中,體悟到黃庭為一身之主,是氣場能量的中樞,常被感受左右而苦惱,所以設計了許多方式,協助學員們找到黃庭,體會內心感受與頭腦想法的不同,讓內心自由自在。

   為了找尋生命的答案,讀了一些書,上了一些課,思緒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越來越明朗,前兩種課程讓我在情緒上得到了釋放,願意放下過去、看向未來,讓生命有新的開始。後兩種課程,更往內心深入,看穿內心煩惱的真相,學習解脫煩惱的束縛,讓生命自在。

   雖然參加任何課程都無法立即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也不能改變命運,更無法有能力改變外在的現實情況,但是卻能改變自己看世界的方式,調整生活的步調。過去總習慣封閉自己的感受,上完課後我開始調適自己,試著放下執著的情緒,試著了解別人的想法,遇到衝突的情況,我不再像過去一樣畏縮,會試著表逹自己的立場,也尊重他人的立場,以客觀的角度來看現實情況,不再被情緒左右。例如:同事反應我動作慢,過去的我會視為攻擊性的話語,就算對方的目的是為我好,我也不會了解,後來我會去客觀了解對方的想法為何?我要改進些什麼?當時情形為何?畢竟每個人的立場不同、想法不同,如果只是誤會,我便不會放在心上,如果是我要改進的地方,我會盡量努力,期望不要影響別人的工作。

   了解生命的答案是不能外求的,它存在於活著的每一刻、每一個呼吸之間,接受人有七情六慾、生命有悲歡離合,慢慢地終於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真實的感受,就算不能符合別人的寄望,或是別人不能符合自己的寄望,還是學著接受當下的實相,這些體悟都是屬於內在感受,並不能以外在來衡量,就像我們看到一棵樹,我們只能看到樹葉、樹枝、樹幹,不會明白樹的根往土裡紮得有多深。後來發現許多事,是情緒過不去而不是事實過不去,學會放下對情緒的執著,許多事也都順順利利的。最後終究發現,學著接受生命本然的様子不太容易,卻是回歸生命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