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讓醫療更貼心
與民眾一起設計奇美醫院的就醫旅程

  • By 奇美醫院 廖家德|實證醫學暨醫療政策中心 主任
  • |心臟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 By 奇美醫院 蘇伊君|實證醫學暨醫療政策中心 專案助理

門診資訊


還記得踏進醫院的忐忑心情嗎?許多人都曾經歷那份莫名的不安,就像我們許多人一樣。過去,醫院常給人一種冰冷距離感,迴盪著儀器的嗶嗶聲和醫護人員匆忙的腳步聲。但在奇美醫院,我們正編織一段新的體驗,用貼心與創新的醫療設計,為每位到訪的民眾帶來溫暖的擁抱與療癒的力量。在這裡,我們期待用真摯的關懷,重新定義醫院在求診者心中的意義。
醫院,不僅是治療身體疾病的場所,更是一個人們在身心最脆弱時渴望得到關懷與支持的地方。然而,傳統的醫療模式及健保體制之下,醫院的環境、服務流程往往無法滿足求診者的情感需求,甚至容易加重焦慮與不安。在這樣的背景下,奇美醫院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的 Alpha Team 攜手合作,於2024年 10 月中舉辦了一場為期兩天的「設計思考工作坊」,嘗試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審視醫療服務,為求診者帶來更溫暖的體驗。
|醫病之間:從服務到對話的轉變
「醫療應該是雙向的連結,而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輸出。」這場設計思考工作坊以「重新設計自費門診的使用者體驗」為主題,招募了九位近期曾於奇美醫院看診的求診者,以及多位醫事人員共同參與,透過角色轉換與深度對話,挖掘出求診者在就醫過程中未被滿足的需求。
回顧這兩天的互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參與的醫事人員努力跳脫日常的工作角色,帶著學習者的姿態,用同理心傾聽求診者的故事。
  • 奇美醫院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Alpha Team大合照
設計思考:以同理心重新發現需求
設計思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它鼓勵參與者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以好奇心挖掘非顯而易見的需求。奇美醫院的這場工作坊,正是透過「同理心、問題定義、創意發想、原型製作、測試改進」的流程,激發醫事人員重新思考醫療服務的本質。
例如:針對被多次轉診而有不安的問題,我們除了聚焦於探討疾病導致的轉診情況,更是深挖出造成忐忑的根本原因-「對疾病進展的不確定性」。因此,大家提出了如何在就醫流程中提供完整資訊,協助求診者可以更確實地掌握自己病況,降低不安焦慮感;同時,也有學員當場用樂高積木設計「奇美醫院各大樓立體圖」及「清楚易懂指示圖」,幫助求診者減少迷航感受。
  • 實際探討求診者的需求
醫療創新:突破框架的實驗場
許多人提到「醫療」,想到的是嚴肅與高壓,似乎與創新關係不強。然而,設計思考帶給我們的魅力在於,突破框架以及聆聽真實需求,再重新思考跟定義問題。參與這場工作坊的醫事人員表示:「起初對這個工作坊抱持未知的害怕甚至抗拒參加,但在教練引導下,每一位團隊成員漸入佳境,展現出令人驚豔的創意,讓長官見證每位同仁內在無限的創力。」這樣的過程,為原有的醫療服務注入新活力,也為奇美醫療服務帶來新憧憬。
奇美醫院的未來願景
為期兩天的設計思考工作坊,為奇美醫院的醫療服務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徑。雖然工作坊中的許多提案仍待被全面落實,但如何聆聽需求、定義問題與需求以及提出「以人為本」的解方,為未來的醫療照護流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啟發。
對於每一位走進奇美醫院的求診者,無論是急症還是例行檢查,我們都希望不僅是提供醫療服務,更是帶給大家一份安心感。因為我們深信,醫療不只是治癒疾病,而是療癒每一位求診者的身、心、靈等層面。
未來當您走進奇美醫院時,也許您會發現,那些過去讓您感到壓力與不安的環境,已悄悄被改變。這一切,源於都是奇美醫院「以人為本」的承諾,以及對卓越醫療品質的無盡追求。我們將繼續全心全意守護您的健康。

創造奇美的明天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讓醫療更貼心
與民眾一起設計奇美醫院的就醫旅程

奇美醫院 廖家德|實證醫學暨醫療政策中心 主任
|心臟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奇美醫院 蘇伊君|實證醫學暨醫療政策中心
 專案助理

未來的心導管 一站式AI自動判讀系統

奇美醫院 張瑋婷|醫學研究部 副研究員
|心臟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奇美居護所創新居家照護模式
最有溫度的科技照護

奇美醫院 陳乃菁|永康奇美居家護理所 護理長

佳里奇美的節水之路
榮獲113年節水競賽-特優獎

佳里奇美 楊竣欽|工務室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