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一起走
![]() |
帶著畏懼及心慌的心情踏進內科加護病房,雖然不是我第一份的護理工作,但卻是第一次的重症護理經驗,一切從頭開始,從最基礎的開始慢慢學習,必須將自己變成一塊海綿,虛心學習不斷吸收專業知識及技能。
我的臨床教師年資6年,但是卻沒有資深學姊的傲氣,她帶領著我學習,單位常規、給藥計算、常用藥物、常見技術等,剛開始臨床教師帶著我慢慢學習並指導我,同時慢慢熟悉單位的常規,但是有很多我第一次遇到的東西,臨床教師講了一次後我以為自己記住了,可是到了隔天遇到一樣的東西後,我卻愣住了,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正當我慌的同時,臨床教師已經等不及從我手上接過去做了,那一刻,我發現我自己有多弱多遜,明明已經教過的東西,卻怎麼也記不起來,而且動作慢到學姊已經等不下去,直接從我手上搶了過去,當下心理很受傷,眼眶泛紅淚在眼眶打轉,但是我不想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表現出來,總是忍著下班後在更衣間發呆哭泣,可這並沒有把我擊退,因為臨床教師看到我的表情變了後,也會安慰我叫我不要壓力太大,而她也會調整自己的腳步,她常常說「一件事情要做21次後才會習慣」,一開始不會很正常,慢慢學習慢慢記住就好,雖然她個性急速度快,但跟著她學習我很放心也學到很多,不只臨床的東西連做人的技巧她都不吝嗇地跟我分享,平常不太主動的我也會主動要求學姊教我一些學習歷程上沒有的東西,經過好幾次的調整及溝通,我們從照顧一個病人慢慢磨合到一起照顧三個病人,而她慢慢也放手讓我自己去完成更多事情,讓我增加對病人的敏感性及應變能力,下班後學姊也會跟我檢討今天照顧病人遇到的狀況,或者哪裡不懂在她在說明一次,而學姊也常常建議我每天設立自己的工作時間計畫表,讓自己可以如期完成每件事,或提醒自己少做了甚麼事,而每天下班回家會把今天上班的流程想一遍,並且修改時間計畫表,慢慢地能掌握時間並安排照護病人事務的優先順序。
在內科加護病房也會遇到外科的病人,每位病人都像一道申論題,要你自己去解答,去發現病人的問題,在解答這道申論題前,必須具備足夠的學理知識及專業技能才能找出答案,學姊曾經跟我說過,如果真的想學好,回家後花時間讀書是一定要的,也可以拿自己臨床學到的東西,去跟文獻及書籍作比較,所以我如果遇到較特殊的個案,放假的時候會花一點時間搜尋文獻增加自己的知識,而學姊也很用心地引導我該如何學習,如此一來一步一腳印的學習照護病人也較有踏實感,每一個成功,都是小小的成就組成,所以每次小小的成就感,即是護理的動力。
我喜歡內科加護病房的單位氣氛,因為學姊們都很好相處也很認真教學,很感謝我的臨床教師願意傾聽我內心的聲音,帶領著我一起照顧病人,也謝謝曾經跟我一同共事的朋友,從他們身上讓我也有所成長。在職場難免會受挫,要學習將問題說出來,尋求解決,若有心事需有好友聊聊,一同分享快樂與不快樂! 護理這門工作並不簡單,因為攸關病人安全及生命,不容許我們有錯誤,聽很多人跟我說,當護理人員很辛苦吧!我會用甜美的笑容對他們說:「辛苦但很值得。」因為看著被我照顧的人病況漸漸好轉,看到每位病人健康出院,對我來說是最大鼓勵及支持,會讓我很有成就感,也帶來持續工作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