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組合式照護降低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導尿管相關感染

佳里奇美醫院│RCW 陳雅芳小組長

一、前言

  導尿管留置引發泌尿道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是常見的醫療照護感染,住院病人約有25%會使用長期留置導尿管(Hooton et al., 2010),而80%以上泌尿道感染病人與導尿管的留置有關(Chen et al., 2013)。因此導入組合式照護及分析感染原因,藉由加強醫護人員正確認知進而改善,提升單位照護品質及降低醫療成本支出。

二、問題分析與改善計畫

  以導尿管置入及照護查檢表,分析出照護人員對組合式照護導尿管置入程序及照護技術不完整、手部衛生執行不完整之問題。故著手規劃教育訓練課程及訂立照護指引、使用「導尿管置放查檢表」,於每次置放導尿管時由兩位護理人員操作,並查核「遵從洗手五時機」、「無菌技術」、「使用拋棄式導尿包」及「CHG消毒液」,同時再多增護理治療巾鋪無菌面放置尿袋,由置入者先以無菌技術連接導尿管,減少染污機會;運用「導尿管護理每日照護表」執行:

  (一) 每日由醫師執行拔管評估。

  (二) 依洗手五時機,於執行所有導尿管照護前、後確實執行手部衛生。

  (三) 集尿袋維持在膀胱以下的位置,不可置於地面。

  (四) 每日至少一次檢視並維持:

    1、密閉、無菌且通暢的引流系統,避免管路扭曲或壓折。

    2、集尿袋不可超過8分滿。

  (五) 三班清除導尿管聚積的不潔分泌物,避免使用消毒劑進行尿道口周圍之消毒。

  每月由感染個案管理師進行CAUTI之原因分析,並不定期討論感染個案,參加外院組合式照護交流,學習、汲取他院優點,舉辦侵入性照護計畫課程,將組合式照護內化為習慣,使醫療團隊成員能夠凝聚共識、齊心落實所有的項目遵從率。

三、結果評值與結論

  經由改善後導尿管置入正確率由80%提升為99%;照護正確率由58%提升為95%;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率由 4.5‰降為3.4‰;導尿管使用率由37.5%降為18.8%,均有顯著改善,因此建立護理人員對於導尿管組合式照護的認知,不僅可降低單位病人CAUTI密度,更有效提升臨床照護品質及降低醫療成本支出。

參考文獻

Chen, Y. Y, Chi, M. M., Chen, Y. C., Chan, Y. J., Chou, S. S., Wang, F. D.(2013). Using A
  Criteria-Based Reminder To Reduce Use Of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s And
  Decreas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2
(2), 105-114.doi:10.4037/ajcc2013464

Hooton, T. M., Bradley, S. F., Cardenas, D. D., Colgan, R., Geerlings, S. E., Rice, J. C. …
  Niclle, L. E. (2010).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 2009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50(5), 625-
  663.doi:10.1086/65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