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鴨子活動~探訪烏山

奇美醫院 居家護理所 朱雯蘭佐理員

 

 趕鴨子活動是趕黃色小鴨嗎?No No No,我趕的是一群活發可愛的小朋友,他們是學校裡的弱勢兒童,通常是單親、隔代教養、過動兒、家庭經濟狀況不佳或有情緒障礙…等等的小朋友,這一天他們來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簡稱荒野)兒童組舉辦的南化烏山探訪野生獼猴活動。 各小隊到齊沒?隊輔點名,不要講話,看看自己小隊同學都到了嗎?誰還沒來?

 參加荒野保護協會兒童組,當志工已經有一年多,與他結緣是來自護理部穎俐專員的引薦,聽她敘述的荒野兒童組的活動方式,引發我的好奇心,讓我想成為其中的一員,加入這個好玩且有意義的行列!在這一組中我扮演的是小隊輔、活動前探勘、行前會議、餐點準備、連絡家長及活動當天安全維護的工作。

 孩子們滿心歡喜與期望的參加我們的活動,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究竟今天要去哪裡玩?因為對這些孩子來說,要能出門遊玩是不太容易的事;所以集合前我們總會先去找自己小隊的成員,先聊聊天瞭解今天孩子的狀況,一直到小隊集合,集合後要先行前教育,告訴孩子們今天的活動地點與注意事項,譬如:今天的主題是探訪野生獼猴,我們會先問問大家對獼猴的了解,再導入當面對野生的動物時要注意的事項,像是該不該餵食、要避免那些動作才不會惹毛牠們…等,到達目的地時,還是要三申五令要求孩子要排隊、不可脫隊落單、不可逗弄攻擊野生動物、不可拿出食物…等,畢竟最有挑戰性的狀況正要開始。

 我們不會讓孩子一直搭車,出門遊玩總是要走走路享受一下大自然的芬多精。我們會分小隊行進,每小隊皆有2~3名隊輔(志工),隊輔有人會走小隊第一個,並要求孩子不能超過第一個隊輔,還有一個隊輔必須是最後一個,防止孩子脫隊不見。行進中就是狀況連連了,像是鬧情緒的、想看蟲蟲的、互相推擠的、想要獨立獨行的、肚子餓的、亢奮的、被蟲咬的…,所以我們出門都要裝備齊全,如:防曬乳、防蚊液、水、點心、急救箱…等,還有志工編制為機動,隨時支援。這次的烏山行程是敗興而歸,走了1~2小時竟然沒看見獼猴,孩子們大喊上當了,因為路程具有挑戰性:有看不到盡頭的樓梯、有驚險的攀繩,但沒看到獼猴,可惜了!

 隊輔們的眼睛總要一直轉、嘴巴總要一直說話、還要常常點人頭,就怕孩子不見或受傷了,而孩子們也是一路說話沒停過,總是聽到隊輔叫不要走太快或太慢、不可以破壞大自然、走路要小心不要撞到…等,一直要到活動結束,看到孩子都平安回家才能鬆一口氣。

 雖然每次都只是一台遊覽車的規模(40人),我總覺得帶一大群孩子出門就像是趕鴨子一樣,每次活動都要忙好多天,孩子對於我們的活動總有所期待,所以活動當天總是樂到翻,也就會一直講話、跑來跑去,也總是呈亂亂隊形,而我們這些隊輔就要觀前顧後,維護秩序,所以就是趕鴨子活動囉!但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相處,發現孩子長大了,行為也明顯改善,就覺得好開心,所有的忙碌也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