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總院‧護理部 李穎俐專員
不知不覺這已經是奇美醫療服務社第三度前往蘭嶼服務了!去年,才聽淑蘭說她已經正式離開公部門,打算全心投入居家護理服務。一年的時間,她果真展現出她的執行力,實現她的夢想─成立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
![]() 專注執著的張淑蘭護理師 |
每一年規劃到蘭嶼社區服務,最擔心的就是天氣,另方面因要配合蘭嶼居家關懷協會的時間,因此不得已必須安排在颱風最多的季節─7、8月。總有夥伴問說,為何不安排更早一點?殊不知3~6月是飛魚季,所有的蘭嶼人都投入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時期,青壯年出海捕魚,家中老老少少都要幫忙處理魚獲。在這期間進行居家訪視,常常是撲個空,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既然是去醫療服務,總是希望一趟出去能夠達到服務的功能,否則就失去醫療服務團的意義了。每次出團前,我總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因為我誠心地相信,只要我們做的事是有意義的,老天爺一定會讓我們順利出團。
此次出團前遇到颱風肆虐,蘭嶼飽受通中斷,民生物資短缺的狀態。我們除擔心船班不開之外,還有一個我們之前沒想過的問題─缺油。出發前一天,民宿以及機車行老闆不斷地電話聯繫,除了一再確定我們是否出團外,還不斷告訴我們目前蘭嶼的狀況。直到出發當天,在前往後壁湖搭船的路上,還接到民宿打來的電話,提醒我們最好自備需要的民生物資,深怕我們餓著了。於是,我趕緊通知副領隊婉菁,在路上採買一些吃的喝的,免得真把大家給餓著了,反到需要人家來救援呢!
順利搭上船後,又接到民宿的來電,一聽到我們順利上船,牧師的媳婦驚呼─感謝主!讓我也由衷地體會到,的確是要感謝主啊!有了前年坐船到蘭嶼,整團暈的七葷八素的經驗,今年在行前會就不斷提醒大家預防暈船的撇步─吃飽、睡好、暈船藥。還有加強預防的四寶─帶上眼罩不看為淨、戴上耳塞不聽為清、戴上口罩不聞不問、套上飛機枕頭一路給昏睡下去。雖然我們已經仁至義盡了,但颱風過後的巴士海峽,還是給它十分無情地波濤洶湧,還是讓我們的夥伴們吐到七暈八素、面無血色的。
![]() 我們的團隊─在大風大浪2個半小時後,竟然還笑得出來… |
經與蘭嶼居家關懷協會及蘭嶼衛生所連繫後,決定此行的服務形式比照去年,一方面由領隊簡志強醫師(內科)和潘師典醫師(急診)以及兩位護理師前往支援衛生所;其餘的夥伴就由我安排,配合協會工作人員分組進行居家訪視。一到協會眼睛為之一亮,去年才聽淑美姐提到協會打算改個中央廚房,自行製作老人送餐服務的便當,沒想到就在我們到達前的一個禮拜已經正式啟用了,於是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幫忙包便當囉!
![]() 製作營養可口的愛心便當─營養師配方的喔! |
由於此行搭船前往,考量首日下午大家會暈船,不敢排定訪視行程,服務時間少了一些,大家趕緊在簡單的個案說明後,分成兩組出發囉!今年因為淑蘭開始進行居家護理的業務,雖然幾經波折,暫時無法成立屬於蘭嶼的居家護理所,而必須依附在友人介紹的居家護理所下,設立蘭嶼分部,但上帝還是派了位天使:草莓,前來幫忙她,再加上一位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的學弟,志願前來體驗學習一個月,讓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的陣容更堅強,真是老人家的福氣啊!而我們也讓台灣健康服務協會前來支援的陳醫師,以及永康居家護理師秀慧帶領大家跟著淑蘭她們進行居家訪視。陳醫師在訪視過程中逐一幫每位老人家仔細評估,給予一些醫療專業的建議,加上溫柔的語氣,讓病人聽到聲音都好一半了。秀慧護理師果真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走到哪都能和老人家聊上幾句,把自己放心地交給她,充分展現居家護理師的親和力。在居家護理的專業上,更是提供淑蘭和草莓許多想法與建議,讓人覺得把我們在蘭嶼社區服務護理專業部分交給她,是再適合不過的了。一趟訪視下來,淑蘭一直跟我稱讚陳醫師和秀慧,以及同行的夥伴,大家都能迅速找自己的定位、合作無間,讓她們可以專心學習,真是太好了。淑蘭特地帶我們訪視一位癌症的患人,淑蘭說她頭一次看到這位大姐主動走出來送我們,她真是太感動了。
![]() 陣容堅強的團隊 ![]() 國家掛保證的居家護理師─秀慧 ![]() 陳醫師診視癌症病人 |
由於此次前往的夥伴大多沒有居家服務的經驗,於是我把帶領另一組的重責大任交給身經百戰的惠滿護理長。這一組由協會多元志工陪伴,訪視狀況較好的老人家。惠滿阿長果然指揮若定,同行的夥伴分工合作,幫老人家洗澡、整理環境,讓旁邊的志工看的目瞪口呆,隔天淑蘭向我分享,多元的大哥豎起大姆指告訴她:他們(指奇醫社的夥伴)實在太讚了,每個老人家洗到都發亮呢!真的太厲害了!
![]() 幫阿嬤洗頭 ![]() 簡志強醫師帶隊訪視個案 |
週六上午,在淑蘭的帶領下,大家一起以詩歌敬拜,敬拜後開始我們的教育訓練課程。首先上陣的是秀慧,近幾年安寧的議題很夯,事前我們討論到,每次到蘭嶼,總會有一、兩位前一年訪視的老人家安息主懷,蘭嶼居家關懷協會的夥伴及志工們,就像天使般陪伴他們走過最後一哩路,因此我們決定由秀慧來分享一下居家安寧的議題。秀慧的分享帶動了大家討論的氣氛,藉由協會夥伴的分享,也讓我們更加認識達悟人的生死觀,以及異文化間的差異。加上夥伴子閩的補充,讓協會夥伴們更懂得如何從生理表現上,去觀察到病人瀕死的徵象。
![]() 秀慧護理師分享安寧療護 ![]() 子閔護理師補充瀕死病人的生理表現 |
由於此次有許多急診的同仁,於是便決定規劃一場BLS的訓練,沒想到潘醫師還找了台東消防隊的夥伴,帶著安妮和傑克前來支援。臨上場,衛生所來電徵召潘醫師過去處理急診病人,幸好我們人才濟濟,沒在怕的,立刻改由高階護理師巧芳披掛上陣主講,加上曾任急診護理長的惠滿和台東消防隊的夥伴,共同完成了這場唱作俱佳的訓練課程。
![]() 急症處理讓專業的惠滿阿長來告訴你 ![]() 高階護理師巧芳指導學員進行BLS |
此行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要評估我們去年的行政服務成果。去年一群人汗流浹背地把整個儲藏室重新整理定位,心想一定還要來看看成果如何。淑美姐聽到我要來驗收,趕緊打開儲藏室,開心地說:我們都還依照去年的定位在整理物品,連去年做的標示都沒拿掉呢!東西也依照你們敎的方法整理,比較不會放到過期。看來可以向去年的夥伴們交代了!而我也不負所託,以Excel VBA幫忙開發了一個單機版的個案管理系統,趁著這個機會趕快試試看程式能不能順利導入。淑美姐也對我設計的系統很滿意,一方面逐步把她手上的個案建檔進去,另方面也隨時提出需要調整的地方,到目前我們都還持續聯繫、進行調整呢!這也是我此行最有貢獻的事了!
研討會中,淑蘭跟我提到她拿到「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她最想完成的就是在蘭嶼成立「居家護理所」,開放護理志工到蘭嶼短期服務,體驗當地的文化。透過體驗激勵護理人員,重拾最初走入護理的初衷和熱情,她會持續紀錄這點點滴滴,讓更多人認識護理這份辛苦又神聖的工作。她慎重地邀請我們在她的紀錄片中留下一些話語,談談我們到蘭嶼服務的動機與體會,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
我認識的希•瑪妮芮─張淑蘭就是這麼有執行力的一個人。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那一天她帶我上協會的屋頂,侃侃而談她的夢想,指著海邊的一塊礁岩地說:我每天上帝禱告,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在那蓋間居家護理所的辦公室。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一間具有生命力的房子佇立在那,那是間充滿信心、愛與希望的小屋,持續帶給蘭嶼人無限的關懷。說不定明年再來,這夢想就可實現了…
![]() 聽淑蘭分享她的夢想 |
後記
從蘭嶼歸來,立刻又有颱風橫掃蘭嶼,這次可嚴重了,整個蘭嶼完全與外界隔離,我們也與協會失聯。幸好,大家都平安!除了斷水外,協會並沒有太大的損失。失聯期間,夥伴們都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用盡管道想要連繫上蘭嶼的夥伴。好不容易等到紅頭這一帶電話通了,與衛生所聯繫上,接著又與住在這端的蘭嶼伙伴聯繫上,大家才放下心。幫忙聯繫中,發生一段小插曲:
陳醫師熱心地問:「需不需人要過去支援?我可以停診…」
蘭嶼的夥伴說:「如果陳醫師會接水管的話,我們很需要」
陳醫師說:「膽管、腸子都在接了,接個水管算什麼!」
蘭嶼夥伴說:「我是開玩笑的,陳醫師別當真啊!」
我說:「她是認真的!不過她可能會問你們,接水管要用幾號線啊?」
![]() 大家戴上協會致贈帽子合照(其實是我們厚臉皮要來做紀念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