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 鮑苔秀護理師
個案小檔案:
希望(化名)39歲,在家排行老二,有4個兄弟姊妹,與母親同為精神疾病患者,其母於10年前過逝,大哥很小也夭折死亡,小弟現於台中工作,目前與大弟及弟媳同住。希望3年前由全日住院轉來日間留院住院,8個月後其父因心肌梗塞過逝,現仍於日間留院住院中。
父親的懇求
希望3年前來日間留院時精神症狀明顯,衣服髒亂、蓬頭垢面、身體有異味、配合度差,時常我行我素,父親心中絕望並表示:「請工作人員多幫忙,不行就送長期收容單位。」
希望的夢想
會談中得知希望夢想當一位日語老師,可以到日本一遊,故在就學期間經常藉由書籍及錄音帶來學習日語。我想:「癌末病人都可以完成人生夢想,精神科病人並無時間的急迫性,那就用時間換取奇蹟吧。」
圓夢計畫
日間住院初期先與醫療團隊提報希望上次全日住院原因係中斷口服主線藥物半年所致,與團隊研究後決定改用長效針方式治療,其父欣然同意,該針劑針頭有15公分長,希望考慮甚久後才勉強答應,當在施打第1劑時立刻出現一長串哀嚎聲,那幕場景令我永生難忘,之後每二週施打1次就順利許多。目前希望是日間留院的親善天使,若有人需打此長效針,他會義不容辭的現身說法。
長效針治療後,接著是增加現實感為對策,鼓勵希望想當日語老師就應有老師的樣子,如要有乾淨的外觀、要修剪指甲及頭髮、每天洗澡換乾淨的衣服等,若他能做到,我就當他的學生,果真他很認真地修正儀表,也教了我一些簡單的日語,而且職能治療師開發一個日語社,希望擔任3個月的日語小老師,得到不少學員的肯定,希望的父親相當滿意希望的表現,沒有再提起將希望送長期收容單位之事。
溝通與協調
當希望愈來愈進步時,在住院8個月後的某天早上,希望的弟弟打電話來說希望的父親去世的消息,要求醫院讓希望立刻辦理出院回家,我心想好不容易希望病情已好轉,擔心希望會禁不起此打擊,若症狀再惡化那不就功虧一簣了!又想起住院初期與希望的父親協調希望的治療計畫時,當提到將使用本院最新引進的長效針治療,而此針相當貴,在還沒說健保可給付時,希望的父親就回答說:「不管多貴都要救救看!」,對於一個不富有的家庭來說,父親疼愛希望的心實在令人感動,其驟然去逝,令我擔心希望的弟弟能否像父親一樣力挺希望,當我開口與希望的弟弟說:「若你父親還活著,我想應不會在此時做出院的決定,請三思﹗」,不可思議,希望的弟弟過去以來一心想送希望去長期收容單位,卻出乎我意料之外同意我的建議,只要求能在父親喪禮時讓其請假送父親一程,心中才不會有遺憾。
他沒有離去
現在希望覺得最可惜的是參加院內畫畫比賽榮獲冠軍、參加藝術治療後有作品於醫院大廳展覽等榮耀,而父親卻沒辦法分享自己的喜悅,藉由一首好聽的日文歌曲「千風之歌」的歌詞安慰他:「請別在我墓前落淚,我不在那兒,也沒有長眠,我是千陣拂面的清風,也是雪花上晶晶躍躍的靈動,我是澄黃稻穗上陽光的容顏,也以溫和的秋雨同你相見 當你在破曉的寧靜中醒來,我是疾捷仰衝的飛燕 在你頭頂飛翔盤旋,暗夜裡我是閃閃星眼,請別在我墓前哭泣,我不在那兒也沒有離你而去。」
有夢最美
整個照顧的過程,讓我想起一段聖經的話:「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去日本玩的願望會實現,藉著照顧病患的經驗,也讓我重新思考我有夢想嗎?現在我的夢想在發芽,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