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醫院-血液透析室 黃薇瑾護理師

  「糖仔、糖仔」這熟悉的聲音又再耳邊響起了,這是一位固定於每星期二、四、六前來透析的病人,身體狀況還不錯,可自行騎車來透析。但三年前來透析的途中發生車禍,因顱內出血的後遺症,造成四肢無力、言語不清,須輪椅代步且需完全依賴他人幫忙,因病人未婚,所以照顧他的責任便落在年邁且身體不佳的父母身上。原本不知為何他每次來透析時總要求吃很多次的糖果?在照顧他的某一天便順口問了他:「某某你來洗腎前有沒有吃午餐﹖」他回答:「有」,直到有一次在前來探視他朋友口中了解,原來他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當時我心裡隱隱作痛,私底下想著,如果能提早得知他的情形,就能早點想辦法幫助他。

   從此以後每當他要來透析的日子,我便會多買了份早餐,並告訴他這是我吃不完的,問他要不要幫我吃一點,他也很高興的接受。爾後將他情況分享給同仁知道,同事間也會不定期拿一些東西跟他分享。

   有一天,當我正在忙著時,聽到他用模糊不清的聲音一直催促著我們,原本以為他只是急著要磅體重而已,過去協助他時發現他沒穿褲子,四肢沾滿尿及糞便,當時天氣很冷,只見他瑟瑟發抖,還要面對其他腎友異樣的眼光,那時我沒有多想,趕快拿起水桶裝些溫水,浸溼擦手紙後,將他四肢擦淨,也順便將他沾滿污垢的腳掌及十隻都是〝仙〞(台語)的手指清洗一番,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終於把他搞定了,也為他包好尿布,穿上乾淨的病人服,看到煥然一新的他便覺得辛苦點也是值得的,他的一聲「謝謝」,更讓我消除所有的疲勞。

   護理長及郭醫師了解後更設法為他找了一些社會機構,如長照中心、居家照護、社福部等介入協助他後續居家方面的照護及社會資源的運用。此外,取得院內跨團隊醫療的協助,如復健科醫師義診及復健師教導居家復健技巧及方法,例如:可用那有力的右手去輔助左手,來執行一些簡單的運動,透過跨團隊的合作,希望能使他乏力的肢體從中獲得改善,並可自理一些日常活動,改善他未來的生活品質。

   或許對部份洗腎室的醫護人員而言,心中只希望病人來洗腎的這四個小時能在無任何狀況下度過,但如果在我們多一份關心及介入下,能讓他們與我們更接近,遇到問題時能提早發現,也能適時的伸出我們宛如天使翅膀的雙手來幫助他們,那該是多麼溫馨的事。所以我覺得自己現在能從事護理工作,真是一種福氣,能有這樣的好福氣當然要珍惜,而珍惜這福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分享給別人。現在我常常在想,今天的我可以為我的工作做到何種程度?遇到的病人到底如何照顧?應設想到什麼地步呢?今天我是要扮演讓他們心情平穩開心的菩薩,還是謀殺他們笑臉的惡魔?工作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而我的選擇是「惜福」與「佈施」。